【記者林賢齊專題報導】網路上流傳一份「波蘭大夫名單」!由於波蘭的醫學訓練除了未經實習,也較台灣寬鬆,引發醫療品質疑慮,不過,早在此問題浮上檯面前,衛生署前年即發現外國醫學系畢業生中,波蘭歸國人數突然竄升,占所有外國醫學系畢業生近半數,超越原本位居第一的菲律賓。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台灣學生不諳波蘭語,無法於波蘭當地實習,只能就讀以英語授課、未經實習的國際班。相較台灣學生須經過學歷甄試、實習年限與國考,未經高難度的學歷甄試、實習的波蘭留學生,所受醫療教育的良窳讓民眾存疑。
即便在有實習制度的外國學醫,石崇良認為,這些醫師仍可能不了解國人醫療慣性等問題,「此次修正醫師法並非針對波蘭」。去年衛生署即著手規畫,未來國外回來的醫學院畢業生必須要考學歷甄試,經過醫院實習後才能考國考成為正牌醫生。
石崇良認為,國內控管醫學系招生嚴格,是為了防範招生過多造成醫療品質低落、醫療費用上漲等問題。「國內把關嚴格,國外不控管。如此一來,國內所做的政策、努力,即形同虛設」,石崇良憂心地說。
為了展現嚴格把關國內醫療品質決心,衛生署目前傾向醫師法修正後要溯及既往。換句話說,於修法前已在外國就學醫學系學生,修法後回國也必須適用新法,經過學歷甄試等三道關卡。
石崇良認為,錄取波蘭醫學系畢業生的各大醫院,若紮實進行住院醫師訓練,也能擁有本國醫師專業,呼籲民眾勿用放大鏡檢視這批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