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為人民幣把脈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09.05.17
392觀看次
字級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上周走訪兩岸三大城市北京、上海以及台北,暢談全球經濟現況及未來發展。他在北京被詢及提振經濟的藥方時坦率表示,未來三年將是關鍵期,但他同時指出,中國現在很多作法是短期刺激計畫,不是根本上的改革。

中國 應降鉅額順差

他讚許中國官方大力實施經濟刺激方案,但直言並未感覺北京當局有把經濟轉為內需經濟成長模式決心,繼而減少其過多的民間儲蓄。若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繼續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十,全球經濟的復甦將難以預料。

克魯曼預測,未來中國將面臨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巨大壓力。若「中國的鉅額貿易順差」持續與「美國的高失業率」及「歐洲的低成長」三者並存,那麼政治摩擦料將隨之而來,中國必須想辦法降低其順差情形。克魯曼不諱言,中國的貿易順差是「政府干預」的結果,而世界不可能繼續接受這樣的狀況。

「如果減少官方對於人民幣匯率的干預,赤字不會這麼大。」克魯曼不客氣地指出。

龍永圖駁 市場選擇

對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完全不認同,並認為中國不應因貿易順差而受到指責。龍永圖表示,中國現在保持一定的貿易順差,是全球貿易基本格局決定的。他反駁,「並不是中國想繼續保持這樣大的貿易順差,中國一直在試圖增加進口,擴大內需來減少自己的貿易順差」,「作為一個貿易順差國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市場的選擇」。

對於匯率問題,龍永圖也強調,貨幣匯率暫不自由兌換,並不代表中國政府操縱匯率。他同時表示:「中國可能在今後幾年都不會實行人民幣匯率自由兌換,這是出於防止匯率風險的需要。」

人民幣 有必要升值

克魯曼則指出,中國不應急於使人民幣完全可兌換或放寬其資本帳戶;處於相似發展階段且放棄資本控制的國家已面臨困境。他稱:「人民幣升值將有必要,儘管中國目前不願聽到這一說法。」他也認為擴大內需跟優化出口結構是治蕭條的不二藥方。

克魯曼在被問及人民幣是否會成為國際化貨幣時,他開玩笑地回答:「在我有生之年可能是看不到了。」

他進一步解釋,人民幣想成為國際貨幣需要時間,需要這種貨幣被第三方廣泛使用,同時還需要有非常深厚的債券市場,人民幣欠缺該項條件。以歐元來看,他說,「目前歐元還沒有辦法和美元匹敵,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債券市場還不夠完整統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