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翠華教練示範坐姿反轉動作。
記者高堂堯攝
瑜伽教練林蔚翔表示,練瑜伽最大的好處有「三不」:不看醫生、不打針、不吃藥。當然,真的生病還是要就醫求治,但根據幾位教練的親身體會暨教學經驗,還有國內外醫學研究都顯示,瑜伽對提升身心健康的確大有幫助。
曾任多年護理工作、教授瑜伽也有近二十年經驗的佘雪紅表示,瑜伽運動最重要的意涵即是身、心、靈的「連結、平衡與融合」,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是要透過各種姿勢和動作,將脊椎關節完全伸展開、再收縮,由於每條脊椎和每處關節,都連著不同的肌肉骨骼、血管神經和臟器腺體,可謂「一體到位」,因此不僅可促進新陳代謝、活化細胞,更強化體能和免疫力。
林蔚翔表示,人一整天的作息,從站立、行走都是頭上腳下,加上重力影響,體內的五臟六腑和血液也都是往下的趨勢;倒立和肩立剛好可以讓身體反轉,使人體的運作趨於平衡,頭、頸、肩的血液循環更充分,「臉上的肌肉代謝順暢,氣色好、不容易生皺紋,人看起來就年輕啦!」
至於要練多久才會有顯著成效?端視個人的體質和投入的程度而定:瑜伽教練洪翠華約二十五歲開始練,三個月後身體就有明顯的改善;佘雪紅在三十出頭接觸瑜伽,三年後即獲得教練執照;林蔚翔則說他勤練了大概三、四年,病情才轉好,如果是感覺體能和健康狀況大幅提升,則是五年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