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多走動 小黑蚊不叮咬

記者高堂堯 |2009.05.14
87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台中報導】如何避免小黑蚊叮咬有撇步,中興大學「小黑蚊防治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後,昨天發表研究報告;中心主持人杜武俊教授指出,小黑蚊特性是畏光、畏暗,也討厭紅藜甲醇液的氣味。

小黑蚊原以中部山區為害較嚴重,近年來逐漸往南移,南部地區很多觀光場所飽受小黑蚊之害,叮跑許多遊客;被叮的地方會「又紅又癢又腫」,令人苦惱。

經過一年多研究,小黑蚊的習性終於被摸透,不再神秘。杜武俊表示,小黑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之後就不會再出沒,喜歡在光影交錯的樹叢、竹林裡「遊蕩」,只在人體靜止的狀態下吸血,口器短、無法穿透一般衣物和布料。

研究中心將原住民種植的雜糧植物「紅藜」拿來用甲醇浸泡、處理,發現小黑蚊非常討厭這種味道,有助研究紅藜的防蚊藥效。

杜武俊建議民眾前往小黑蚊聚集地區時,應著長袖長褲,減少停留在陰暗處的時間,保持活動狀態。

杜武俊指出,一般人第一次被小黑蚊叮咬,通常會有很嚴重的癢痛和過敏反應,但被叮咬第二次之後,「皮膚還是會紅腫,但就不會有什麼感覺了」。

小黑蚊目前還沒有會傳染疾病的相關報告,杜武俊說,很多人就此對小黑蚊不以為意,但無形中成了小黑蚊的食物來源,也幫助小黑蚊朝向更廣的範圍擴散,因此個人防護必須徹底落實,擦抹防蚊液、穿著長袖衣褲、避免被叮咬,才不會「助蚊為虐」。


小黑蚊與印象中的蚊子長相完全不同,本名台灣鋏蠓,圖為雌蟲照,小黑蚊也是只有雌蟲會吸血。圖/嘉義縣環保局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