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榮總和陽明大學在石牌社區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青光眼,有四成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推估國內有十五萬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罹患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由於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師建議,四十歲以上民眾,最好每年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即時治療,避免視力再惡化。
大多數患者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視力模糊就醫時,往往已惡化到中晚期。一名七十三歲的王老先生,參加這項眼疾流行病學調查,才被發現罹患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左眼視野出現缺損,甚至影響到中心視力。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任程景煜表示,根據石牌社區的調查,每十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就有四人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顯示國內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被低估。他提醒,老年人若有偏頭痛、缺血性周邊血管疾病、血液凝集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或低血壓病史等,都是罹患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高危險群。
此外,程景煜在門診中,也發現高度近視罹患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年輕病例。他強調,青光眼對視神經的損害是不可逆的,也很難從日常生活提早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現有藥物、雷射和手術,對大多數病患能有效控制眼壓,可避免青光眼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