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莊寅彩督導就來電報告好消息,里斯本有座城市博物館今天起開放三天,免費讓大眾參觀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遺跡,這是全年度唯一開放的日子,建議我們把握機會去參觀。
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當然要把握機會抽空去看看,於是用過午飯後散步到街頭去參觀。走到里斯本的中心Baixa區,按照地址去尋找,找了很久都沒有看到所謂的羅馬遺跡,仔細看街頭警察正在指揮交通,順著路拐彎進入另外一個街道,嚇!只見到排隊的人龍蜿蜒,覺心法師說:「哈!找到了,這麼多人一定都是要參觀羅馬遺跡的。」看來這就是了,我們站在旁邊觀看工作人員在電車軌道旁邊指揮參觀者進入,於是我們也加入排隊行列。
這實在是有趣的畫面,動員這麼多工作人員來讓大眾參觀,四邊街頭封鎖,不但要有交通警察指揮,除了電車和該區的居民車輛一律不准通過,還要有糾察、安全人員、導遊等等,難怪一年才開放三天,原來開放一次工程浩大。
我和覺心法師、雅涵三個人分工合作輪流排隊,原先估計至少要排隊兩個小時才能輪到,尤其當我們剛排隊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我們隊伍的正後方放了一個告示牌「今日參觀時間只到五:四十五分。」言下之意要後來者不要排隊了,好說歹說勸了將近快一個小時,想要參觀者還是堅持到底,不為所動,總之打定主意今日一定要參觀古蹟。
終於在四點五十分左右我們從龍尾排到變成龍頭,好開心終於可以參觀了,尤其看到後面的人還有希望進入,也替他們歡喜不已,當我從廣場走回要加入排隊行列時,因為有一條線圍住,正想要轉身從後方繞回前面時候,可愛的葡萄牙同胞馬上將線拉開歡迎我加入,這體貼人意的舉動令人十分感動,葡萄牙人就是這麼和善。
古羅馬遺跡。

我們終於要進入這地下的古羅馬遺跡,依次由電車鐵軌旁邊的入口,雅涵趕緊幫忙拍照留下這千載的一刻。狹窄的樓梯只能容納一人進入,進入後只見兩千多年前的古蹟內仍有水在滴著,兩邊的牆面還有水位的痕跡,可看出蓄水的深度約牆壁一半高,工作人員不停地掃水,等到我們這一隊廿人進入後,博物館的導遊人員開始敘說歷史,口沫橫飛講的很精采,可惜我們聽不懂葡文,只能等回到道場再請人翻譯簡介讓我們了解。
循著導遊人員指示我們一路參觀這個地下古蹟博物館,裡面最特殊的是有一個水源之眼,不斷地由地底冒出泉水,水清涼無比,某些地方仍可看到古羅馬時代的石頭靠墊,在古蹟的末端還有抽水機將水抽出,怪不得只能開放三天,沒有這些抽水作業人根本無法進入,我更加了解為何只開放三天。
晚上莊穎來幫忙解說這個古蹟,原來這個古羅馬遺跡是在西元一至二世紀期間建設的,一七五五年里斯本發生大地震,一七七一年開始重建市區發現這個在市中心核心地帶Baixa區的遺跡。一七七三年由Joaquim Ferreira 將其古蹟內容彩繪起來,但當時的人對於拉丁文不熟,只能淺顯的了解碑文的簡單意義,就將古碑文保存起來。一八五九年獲允修復遺跡,在這裡發現了古羅馬的建築物,於是就在這個地區上方建一個古羅馬建築物遺跡博物館,將文物取出來存放,由Jose Valenitm de-Freieas負責修復。一九○九年發現了這個古羅馬地下蓄水池,也就是我們今日進入參觀的地點,一九八○公開對外開放至今。
後記:幫忙翻譯的莊穎全家也把握最後一天,排隊五個半小時去參觀,但因為要趕回道場聽經聞法,進去五分鐘後就趕快出來,這樣的聽法精神真令人感動與敬佩!
金毅會長經常問我:「對葡萄牙的印象」,現在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他,葡萄牙這個國家雖然小,在歐洲裡屬於較貧窮的國家,但是對於文化古蹟的保存卻不遺餘力,對文化的推廣更是熱心,了不起的葡萄牙!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