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是盲目,是痛苦,得不到答案的滋味,令人難受。但人際相處間,免不了「猜」,因此更使純潔情誼,蒙上一層烏雲。
我在意朋友眼中的我。某次的上台報告,小組為公平起見,以猜拳決定上台人選。不幸地,我居然輸了,只得上台去。因為國小時一次上台經驗的重創,我心中又急又驚,卻又擔心朋友不高興,因此將恐懼私藏心中,不敢開口。
正式報告當天,我佇立台上,滿口胡言亂語,非但頻頻忘詞,雙腳顫抖,兩眼茫然,而且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急促,不規律。結果當然可知,得不到老師的嘉許,亦不見同學熱烈的掌聲,我知道,自己的失常,導致整組的扣分,只覺又羞又愧,更不知如何面對朋友。
從那之後,我天天避著她們,只是猜:她們很生氣吧!
我找不到道歉的言辭融化彼此的隔閡,提不起道歉的勇氣化解尷尬,只是一味躲著。直到另一次報告,我從朋友交談中聽聞:「這次換別人了,有苦衷的人要說喔!」我才悟到,從頭到尾,只是自己在杞人憂天罷了!在一開始,我就不必隱藏自己的憂慮,朋友間,本來就是可以互相信賴的 !
道了歉,卸下心中的大石子後,我發現,其實她們並沒有生氣,也不在意我的失常。我鬆了一口氣,心中豁然開朗。朋友間的互動,偶有摩擦,但當缺口出現時,不必互相猜疑,只需抱持真誠的心,勇於填補漏洞,不僅彼此不必飽受猜忌之苦,交流時亦不流於虛偽,朋友間才不致擴大罅縫,友情才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