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位媽媽,無故被丈夫出口成「髒」,罵了一頓,從此不跟丈夫說話,家庭氣氛陷於低沉,已經一個多星期了,丈夫毫無歉意,媽媽更是滿腹委屈,子女們責怪爸爸,不該惡口傷人,這場冷戰難料用什麼方式收場。
時下有人用「內耗」二字,批評當前某些政局,其實內耗現象,在團體、家庭,甚或個人,都可能發生,就整體功效而言,損失很大。
因此,我也體會到星雲大師教導世人的「你大我小,你對我錯」奧義;退一步,峰迴路轉,海闊天空。
病房的護士,多是出門在外,我也盡量營造一種「家」的溫暖,讓她們能把生活上的喜怒哀樂感覺,發抒一下。
聽完一位小姐的一陣牢騷後,她問我:「這樣公平嗎?」透過注音板拼出:「學吃」,她馬上接了一個「苦」,我又拼出一個「虧」字,她睜大了眼睛,叫了一聲:「學吃虧?我才不要。」現在的年輕人不同了,憶昔當年,在兒時接受的庭訓,就是「吃虧就是占便宜」。
佛家講「六道輪迴」,但據說此說並非佛門獨創,而是由古印度,據傳至少有八千至一萬年歷史的婆羅門教長老,在甚深的禪定中所目睹。
六道是: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前三者稱三善道,後三者稱三惡道。
佛家也講「五趣」,是指:天人、人、畜生、餓鬼、地獄,缺了阿修羅。阿修羅也知做好事、行善,但一味地好勝爭強,這種性格不僅人有,在三惡道的眾生也有,顯然是不知「你大我小,你對我錯」的道理。
學佛必先發心,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行菩薩道。菩提心具體說,就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
除了發心,還要發願。當然願有很多樣,不過最普遍的是「四弘誓願」,頭一條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度」以現代的語彙來說,就是幫助。
所以學佛要學:佛菩薩對眾生的念念不忘。不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壽」在這裡是指時間的轉變。更不要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的執著。
視眾生如「前生父母,來世諸佛」,則在人前謙稱「我小、我錯」,說聲「對不起」,又有何妨?總比二隻對向來的山羊,僵持在一座獨木橋上耗好。
佛家說:「緣起性空」,要珍惜這份緣,領悟這份空。
空就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