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包括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等十個服務弱勢族群的政策監督性團體,因為缺乏宣傳,民眾對他們的認知不足,造成募款困難,連支付基本人事費用都成問題,生存面臨危機。
殘障聯盟、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智障者家長總會、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康復之友聯盟、中華視障聯盟、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等十個團體成員,昨天一同走上街頭義賣手環、餐券等,一方面讓民眾了解他們的工作服務內容,一方面盼望大眾發揮愛心,慷慨解囊。
殘盟秘書長謝東儒說,老人、身障者、婦女等族群的表達能力、發言機會相對弱勢,如果沒有團體替他們發聲、監督政策,他們能取得的社福資源將被剝削掉。
他指出,殘盟曾隨同內政部到各地考察,發現各縣市政府將分配到的彩券盈餘,用作填補「原法定應辦福利服務工作」預算的不足。他期盼政府撥出經費,幫助弱勢社福團體運作,對弱勢族群將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