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囊括「卓越獎」及「最佳策畫獎」 馬總統昨西門紅樓頒獎 金寶山玫瑰園獲最佳人氣
【本報台北訊】總統馬英九昨日在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指出,公共藝術已在台灣生根,大幅增加民眾對藝術的可及性,提升社會生活美學,希望持續推陳出新,讓民眾在生活中感受藝術魅力。另外,受民眾熱烈迴響的網路投票,昨日也於頒獎典禮上揭曉,網友票選出最佳人氣獎,由「金寶山玫瑰園」獲得。
「公共藝術卓越獎」及「最佳策畫獎」由北市府「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大同新世界」雙料獲得,「最佳民眾參與獎」選出兩名,其一為高雄市「生態樂園」、其二為台南縣「平安竹仔腳—聚落生活空間藝術改造行動」;而「最佳環境融合獎」是台北市「大河再現」與台中市仁美國小「有影!歡喜、我在雲裡」。
「最佳創意表現獎」則分別是藝術家李明道為北縣侯硐國小所設置之「Hoho San」及藝術家王為河通河街地下道「萬物浮游」;最後「最佳教育推廣獎」則由達人女中「厄瑪奴耳廣場」獲選。
文建會昨下午在台北市西門町紅樓劇場舉辦第二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馬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總統府資政漢寶德等人出席。
馬總統致詞表示,近年台灣公共藝術已逐漸公共化、空間化,藝術與公共連結的創作表現方式不盡相同,最重要的意義是把藝術民主化,民眾不一定要到博物館等地才可接近藝術,提升台灣社會生活美學。
馬總統說,民國八十一年實施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規定公共工程必須撥出百分之一的預算建置公共藝術,剛實施時很多機關都不適應,但現在公共藝術作品在車站、校園、街角隨處可見。
馬總統說,目前全國已有一千多件公共藝術工程,成本超過台幣十億,公共藝術已在台灣生根,透過公共藝術為冷冰冰環境帶來人情味,希望將來有更多的藝術家及創作者投入,使得藝術不只收藏在美術館、博物館,並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