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一名少婦,每至傍晚雙腳常莫名痠麻而徹夜難眠,天天吵著要老公按摩,才覺得舒緩。兩年多來丈夫被煩到不行,夫妻差點鬧離婚,少婦因此患了憂鬱症,但病情愈來愈惡化。輾轉求醫才發現是「肢體不寧症」作崇。醫師說,最近不景氣,因焦慮而誘發「不寧腳症候群」的病例不少。
義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許世斌指出,求治的少婦二十幾歲,因腳不舒服,天天要老公按摩,她丈夫從新婚燕爾的包容,被吵到無法忍耐,以為妻子是在耍嬌嬌女脾氣,天天要人「伺候」,害他也整夜睡不著,兩人險些婚變。
這名少婦因長期失眠,演變成憂鬱,到精神科看診,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等抗憂鬱劑,結果雙腿的問題更加惡化。「經診斷,少婦罹患的是肢體不寧症,即俗稱的不寧腳症候群」,許世斌說,不寧腳患者每到傍晚太陽下山後,下肢就有痠、麻或像蟲咬、打針、火燒或冰凍等不一而足症狀,患者會要靠掐腳、捶腳、走跳或踩步、踢腿等方式,緩解不舒適。不寧腳另種症狀是失眠,且膝蓋以下到腳板跟,睡覺時會不自主異動。
許世斌說,肢體不寧症成因分先天、後天兩種,有人是因腦部缺鐵或多巴胺調控制機失調而造成,後天性的患者則可能因為風濕關節炎、腰椎骨刺壓迫到神經、懷孕、罹患帕金森症或洗腎衍生缺鐵貧血而引起。
這類患者多半會因失眠、憂鬱而求助精神科,但若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反而會讓症狀惡化,這名少婦即因此深受其苦。
許世斌另指出,最近門診也收治不少患者,因為遭裁員、減薪,過度焦慮而誘發「不寧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