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多數癌症患者化療後會狂吐,虛弱痛苦,有時打點滴或口服藥物控制,效果不佳,工研院生技與醫學研究所與國內業者合作,開發出「癌症止吐貼片」,藥性可維持三至五天,已完成治敏性及動物試驗,將做人體臨床試驗。
生醫所藥物傳輸研究室主任呂瑞梅說,該所與健亞、生達、建博等生技公司,組成產業聯盟,開發新劑型貼片,採用特殊劑型配方,已申請美國及台灣專利。
呂瑞梅說,多數癌症患者化療後,都會狂吐,一般醫院多半給病患打點滴或口服藥物控制,部分患者因虛弱,連口服藥物都難入口,效果有限。
生醫所開發癌症止吐貼片,是運用特殊的劑型配方,以貼片形式,貼在手臂上,穩定地釋放止吐藥,「可維持約三至五天時間」,她說,與傳統化療的針劑或口服止吐,可減少病人痛苦,對患者與照護者方便性更佳,治療成本也能降低。
她說,這個貼片已經過動物及治敏性試驗,反應不錯,並完成衛生署相關審查,近期將開始做人體藥物動力學試驗。
工研院生醫所昨天辦「國際創新藥物制放研討會」,還發表利用PLGA開發的精神分裂症長效釋放控制技術,效期可達二十八天,突破目前兩周給藥一次的方式,減少病人不便,未來也可應用在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酒癮、癌症上,工研院已將技術移轉國內業者,將投入產品臨床開發。
清大化工所教授宋信文發表「蛋白質口服新型給藥技術」,也突破目前糖尿病患者須定時打針,注入胰島素來降低血醣,改用口服奈米微粒藥物傳遞系統,減少病患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