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國小為最初排練處 創第1屆台北音樂季 歷經4任團長 創造多次首演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成立於民國五十八年的北市交今年四十周年,當時編制三十人不到,不算是專業完整交響樂團,甚至樂團排練的地方都是向福星國小借的。對於北市交的轉變與成長,團長徐家駒認為,前總統李登輝及前任團長陳秋盛貢獻良多,四十年風華,歷任四位團長,曾締造過許多首演紀錄、探索多樣化演出形式,同時在三十年前首創國內第一個音樂季、屢受國外邀請的肯定。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在首任團長鄧昌國與第二任團長陳暾初努力奔走下,民國六十七年,編制擴編到百人,成為完整樂團架構。除廣召優秀音樂人才外,也日漸擴大演奏曲目,並開始舉辦音樂季等大型表演活動。
樂團七十二年底搬到現在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找到屬於自己排練及上班場所。
退休團員陳平三、楊耀章回想當年,在福星國小借辦公室時,為達隔音效果,就將麻袋撕開貼牆壁,長官視察,都覺得北市交好可憐,房子都披麻帶孝。
現任團長徐家駒表示,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大力推動藝文活動,第一屆台北音樂季,就是在他促成,當時製作了如芭蕾舞劇《天鵝湖》及歌劇《丑角》。而前團長陳秋盛,大幅提升了樂團演奏水準,同時也將許多曲目介紹進樂團,像是主要的西方交響曲,及許多歌劇曲目。
服務年資可說和北市交同年的職工張秀琴,十八歲進入北市交任工友,她記得當時辦公室是向福星國小借一間教室,她幫忙做庶務,團員間相處很愉快,由於樂團工作久了,張秀琴受到音樂薰陶,她不但喜歡聽田園交響曲,同時也認為歌劇很好聽。張秀琴指出,有位在樂器室工作同仁更利害,都可聽出樂團演奏什麼音樂,經歷四位團長,張秀琴認為創團團長鄧昌國人帥又好;陳暾初團長修養好,做事細心;而擔任團長長達十九年的陳秋盛,張秀琴說,他最嚴格,要求團員要有好的演出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