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人類靈魂工程師

陳宏 |2009.04.27
504觀看次
字級



由於是往昔學生,也是好友的韻儀,溢美鼓吹並耽擱了來台參加「世界佛教論壇」的行程,與五台山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率同善渡、圓誠法師,以及在台灣弘法的長誠、正蓮、安祥、隆信、隆續諸法師,到病房關懷。我是首次看到大陸尼師,果然是氣宇非凡。

病前本有到五台山之旅構想,當今既然有五台山高僧光降,也算是圓了願。

如瑞法師,一九五七年生於太原市,在太原市讀中學、大學,後任中學老師,又於北師大中文院進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期出家,現任山西省五台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院長。這是大陸最大的尼眾佛學院,夏天約有八百人,冬天約有六百人。如瑞法師與佛似有前緣,母親虔信佛教,原本識字不多,自懷孕後竟能讀誦《華嚴經》。

五台山通願老法師圓寂後,其衣缽弟子如瑞法師、妙音法師稟承先師的遺願,在原寺廟的廢墟上,白手起家,本著建寺與辦學並重的方針,一九九一年的冬季,五台山的冬天格外的冷,那一年普壽寺的寒夜,也分外的漫長,三十多人聚在既是寢室、又是教室,亦兼觀堂的房子裡,以磚塊搭床,用紙殼作鋪墊,就是在這樣冰雪刺骨的環境下,大家在一起精進修學,做著九二年夏季安居的準備工作,邊修學,邊修建寺院的里程,自此而起步。

一九九一年復建以來,隨著教學的需要,首先建起了講堂,接著「一號學生樓」便相繼而起。

一九九三年籌建閱覽室。

一九九六年,教室、閱覽室、宿舍、齋堂、如意齋、廁所等基本的教學、生活條件均已完善。

一九九八年開始建設新的院落。

二○○○年,兩層兩千七百五十一平方米的圖書館順利竣工,請進了第一套《大藏經》。現已擁有不同版本的藏經二十多套,各類圖書共計十萬餘冊。

到二○○四年,陸續建成了由華嚴部、淨土部、律研部、後勤部、寺委會辦公樓、新觀堂圍繞,以法堂為中心的修學樓群。

二○○五年,金剛部、教務部建成。

二○○六年開始建設大雄寶殿。上下楹聯是「恆順人生究竟清淨普賢道,勤修梵行願生安養壽僧衹」,這是一副嵌字聯,上下聯分別嵌入「普壽」兩個字。

修學宗旨:華嚴為宗,戒律為行,淨土為歸。

修學目的:以培養德才兼備、解行並重、住持佛法、服務社會的僧才。

從小如瑞法師的願望就是當老師,以自己的滿腔熱情來服務社會。後來得遇通願老法師,在老法師的開示點悟下漸漸了解:世間老師的任務,乃是為人傳道、授業、解惑而已。而出世間的老師則不僅僅如此,是要當學人天之師,要弘範三界,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當然「出家」的志向,並不是一般至親好友能夠馬上接受的。因此在勸服家人親友及同事時,出家前的如瑞法師說:「老師是很多人希望得到的理想工作,我的出家可以把老師的工作,讓給更需要的人。」

大乘佛教行者就是這樣處處為別人想。

(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