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社演沒曲律的愛情劇

記者郭士榛 |2009.04.22
100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十七世紀,先鋒派怪才劇作家李漁,喜歡寫社會光陸離小說,他以前衛的意識形態,寫下這部社會寫實「無聲劇」《男孟母教合三遷》,即使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為禁忌話題的二十一世紀看來,仍是一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愛情奇觀劇。

創作社編導周慧玲表示,李漁堪稱是中國古代文人中的「怪咖」,他不當官,只靠寫作藏身歌舞曲律之陣,劇本、論述、小說兼擅;他養戲班四處旅行演出,他的創作多是賣弄風情搞滑稽、訴諸市井大眾升斗小民、老少咸宜的通俗娛樂之作,為迎合庶民的觀劇趣味。李漁作品題材葷素不拘、百無禁忌,雖然表面依循著傳統的結構和價值觀,但骨子底卻對其多所嘲諷和調侃,在譁眾取寵中另有一派優雅自然,於戲謔中見真情。

《少年金釵男孟母》取材自他一系列《無聲劇》中的《男孟母教合三遷》,該作原為「擬話本」,是一種接近白話的小說語體寫成的通俗文類,之所以名為「無聲劇」,也就是將小說比喻為沒有曲律的戲劇。                    (記者邱麗玥攝)

由徐堰鈴、徐華謙,劉守曜、李易修、吳維緯,竺定誼和楊一嶙七位演員串演十三個角色,跳格於兩個時代和地域,以深厚的才藝和能量,詮釋一段動人的同志之戀,以及超越血緣的天倫之情,讓人深深動容。服裝造型部分,由於角色眾多,且跨越兩種時代,舞台上竟有一種風格服裝秀的趣味。

創作社劇團第十八號作品《少年金釵男孟母》,將於五月十四至十七日在台北市城市舞台演出五場,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