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質疑損害學生權益 音樂、舞蹈、體育班甄選適用基測、聯測成績
【本報台北訊】北北基自辦基測,保留多少名額給外縣市考生?答案是百分之三點五以下,而非之前對外宣稱的一成。
包括鄭金鈴在內的多位立委昨天在教育委員會質詢時,質疑北北基只提供一成名額給外縣市,是否已損害其他縣市學生權益?外縣市學生想進建中、北一女,是否得先遷戶口?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提出本周一才出爐的「北北基高中職多元入學管道流程」草案,說明若依一百年北北基聯測之前三年、外縣市考生考上北北基高中職的比率平均計算,保留給外縣市學生的分發名額,應在百分之三點五以下,以九十七年為例,外縣市錄取名額就只占百分之三點二,「主要是桃園的學生跨區來考,新竹的學生都很少。」
林騰蛟並說明,已不再限制外縣市學生不能來考北北基聯測,學生大可不必遷戶籍。
但外縣市考生即使可跨考北北基測,但進入明星學校的比率仍比北北基的本地學生低。即以桃園考生為例,林騰蛟表示,若來參加北北基聯測,也不能以此成績參加北北基高中職的申請入學,也無法回頭參加桃園高中職的申請入學,但可以北北基成績參加剩下三至六成名額的第一階段北北基登記分發。
林騰蛟說,若桃園學生選擇參加全國基測,只能用第二次基測成績,去參加保留給外縣市百分之三點五名額以下的全國基測基北區分發,上榜機率更低。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昨天聽到北北基只保留百分之三點五以下名額給外縣市學生,也感詫異,「以前不是都說一成嗎?」吳財順表示,等到北北基把確定方案送到教育部升學制度審查委員會,將再詳加了解,要求保留適當名額給外縣市學生。
但音樂、舞蹈、體育班等甄選入學管道,則用第一次全國基測或北北基聯測成績,都可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