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導致大專就學貸款人數暴增,還不起錢的人也不少;報載就學貸款自九十二年實施信保制度以來,還款利率大幅降低,加上不必擔保品,因此貸款人次、貸款本金餘額大幅成長,「逾期餘額」也持續增加,去年達四十四億元,預計今年可能破四十五億元。
據報導,台灣銀行去年十月開辦「就學貸款一三一四減息專案」,將就學貸款利率由百分之三點六四調降零點一三一四個百分點,但若就學貸款戶,逾期三個月沒有正常償還本息,也就是說,台銀連續三個月扣不到錢,將自動取消貸款戶優惠利率,恢復原有就學貸款利率。
逾期未繳呆帳就像滾雪球,只要連續三個月扣不到錢,就自動取消優惠利率,那麼就學貸款還不起的人,將累積愈來愈多的利息,更加還不完,難怪「逾期餘額」持續增加,到處是背負就學貸款的社會新鮮人。
國內大學逐漸走向高學費,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平均半年才找到第一份工作,起薪又低,還款壓力沉重,因此,教育部何妨考慮將低利率作為長期政策,並針對近年來調降就學貸款的利率,改為溯及既往,讓前幾年畢業現在還在背負就學貸款的青年,能稍微喘口氣。
除了溯及既往,教育部其實更可考量增加利息的補貼,此舉比拿去「全面提供免費營養午餐」來得好,畢竟後者沒有排富條款,不是公平措施,而大專就學貸款的利息補貼,既能照顧實際貧困者,又能避免社會上貧富差距擴大的負面效果,減少浮動的人心,效果更佳。
其實,貸款只是將壓力延後,因此,建議教育部建立外國行之有年的代償機制方式,讓畢業生可以透過偏鄉地區課後輔導、投入較冷門的工作等,來折抵貸款金額,減輕年輕人的貸款壓力。
林晉暉(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