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科技新貴工作壓力大,近日一份調查發現,壓力使不少科技新貴頭髮日漸稀疏。調查指出,受訪科技新貴有五成以上雄性禿,近四成覺得當工作壓力增加或熬夜時掉髮增多,但三至四成會選擇坊間偏方,只有一成會尋求醫師治療。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華欣指出,科技資訊業者是掉髮高危險群,據他門診經驗發現,每四位門診患者,就有一個是科技資訊業從業人。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人因壓力太大,出現拔毛癖,加重禿頭狀況。
他說,一名二十三歲科技新貴任職半年多,但因無法適應龐大壓力,常睡不著,壓力大時還會拔頭髮。就診時發現,患者除了前額M字型髮線後退,已是雄性禿第三期,髮旋部分還出現約五十元硬幣大小髮幹斷裂,可能是壓力大不自覺扯頭髮造成。
針對禿頭部分,醫師給予年輕患者口服生髮制劑,拔毛癖部分則幫其轉介精神科,目前正持續治療。
這份調查也發現,近六成科技新貴認為,改善日常生活作息就能解決雄性禿,但陳華欣表示,適當減壓與改變生活作息,只能緩和落髮速度,雄性禿者還是應就醫治療。
另外,三成多受訪者出現掉髮問題的首選解決方式是藥用洗髮精,但她指出,市售藥用洗髮精,只能增進頭皮健康度,對於因二氫睪固酮造成的雄性禿,並無抑制效果。
對於禿髮治療很多人希望快速有效,但陳華欣說,口服處方藥至少必須服用三個月以上才會開始增髮,須持續約六至八個月,才會明顯看到頭髮增加。
她也呼籲,雄性禿治療黃金期為第四期以內,在第四期內積極尋求皮膚科治療,改善生活作息,減少染燙髮對頭皮的刺激,將大有機會減緩掉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