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一技之長的人能創造財富。有專業知識經驗、健康身心、旺盛工作意願、豐富應變能力、和樂的家庭、目標一致及溝通良好的工作團隊等,都是無財之富。
這幾天,法院開庭審大案,只要把大眾媒體打開,不論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似乎都像看一齣精彩的連續劇,常有出人意料的高潮迭起。
在劇情的發展中,看不出「小人物」的「小」,也看不出「大人物」的「大」。
物質的財富,佛教認為是五家共有,火災、水災、強盜、貪官污吏,污到的錢,也是民脂民膏,敗家的不肖子孫。
世間人,往往在名聞利養的爭逐中討生活,常把焦點放在「有」的追求上,而忽略了「無」的潛力。事實上,「有」畢竟有其極限,只有「無」才是無限量、無邊、無際。
茲舉數例,供作參考,在運用時,可激發想像,擴大「無」的領域,享受「無」的妙趣,也為人生帶來新的啟發。
一、無財之富。有句諺語說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尤其萬貫的家財,是由祖蔭遺留,則自己沒有參與創業維艱歷程,形同不勞而獲,很容易揮霍殆盡,所以有「富不過三代」之說。
坐吃山空是個人的事。但在揮霍過程中,所可能犯下的種種罪行,可就是整個社會的事了。
身懷一技之長的人就不一樣,他能創造生產力,創造財富。有專業知識經驗、健康身心、旺盛工作意願、豐富應變能力、和樂的家庭、目標一致及溝通良好的工作團隊等,都是無財之富。
二、無求之貴。「人到無求品自高」,中國的文字,頗具寓意,談到品,就列出三個口,也就是說,經眾口稱讚才受人尊敬,也即現代的「貴」。至於無求,是激勵人自立自強,不要有攀附別人,張揚自己的念頭。
但貪念是人的劣根性,應該由教育跟道德的規範節制,在日常生活中,從不占人便宜著手。
三、無語之訴。在什麼時候「無語問蒼天」?當自己感到已把話說盡,還是沒有得到共鳴,沒有遇到知音,仍有管道可通,就是向天傾訴。跟天講話,不需任何言語。
古人的兩句話說得好:「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內心比外表重要。天懂得你,天遙不可觸;但舉頭三尺有神明,神知道你,神不可能給人看到;但神的化身,說不定就在你身旁,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劉學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