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十一月底美國金融類股短暫觸底後,全球市場至今已進行了三個多月的震盪整理,其中中國市場在整理中,慢慢浮現出強勢格局,上海指數大盤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從低點反彈了百分之五十,而大部分國家的股市在這中間都呈現築底現象,並且無法判斷市場何時脫離底部。
因為中間市場充斥歐美國家大型金融類股的壞消息,以及美國三大車廠的援助案,每天只看到美國政府打算斥資多少錢來救經濟,卻無法看到實質的救市方案,也因為失業率的急速攀升,各國出口率的大幅衰退,造成過去原本行業與行業間的景氣是可以切割、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成長率是可以被區隔的,全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災難。
而當衰退來得太快太深時,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已經無法撼動市場機制,而是必須等到各國政府的財政方案出爐,投資人才能有跡可循找出機會點。
舉例來說,前幾年當紅的替代性能源,現今失去風光有兩個因素,一是新能源的使用成本以及政府的財政政策,當油價還在八十(元/桶)以上時,新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對於石油來得低廉,但是當油價跌破這個價格時,新能源使用成本就漸漸高過用油成本,而當去年油價大幅回檔時,歐盟區也開始大幅減少對新能源產業的補助,使原本新興產業的發展更形困難,雪上加霜的是,新產業遇上金融海嘯,導致相關類股產生近八成的跌幅。
所以投資人要謹記於心,當政府的產業政策不明確時,即使股市反彈該類產業股也先不要碰。
今年三月中旬,美國政府宣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意味著政府要開始印鈔票了,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會印製高達一兆美元的鈔票,其中會提撥三千億來收購美國兩年期以及十年期的政府公債,用意在降低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這是因為當美國政府已經將央行利率降到底,而想再降低銀行間以及人民與銀行間的貸款利率時,非得降低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
此方案一宣布,股市開始為期三周的反彈,最重的猛藥則來自美國政府隨後擔保銀行的不良債權,也就是次級房貸的債權,造成投資人信心回籠,三大指數平均有兩成的漲幅,也幾乎為空頭走勢畫下句點,我們接著需要做的,就是緊盯著失業率以及新屋銷售等經濟基本面的指數,假如多數基本指數能連續三個月成長,那大家就可以互道恭喜,因為股市已經脫離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