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好太太、好媽媽,到成為女強人,陳郁秀表示,這是過去多年來和夫婿盧修一工作得到的助益,盧修一常教她,上台只要一句話就好,像是論述,只要有一個重點就好,再找十個例子來印證;如此訓練陳郁秀每次上台可以言簡意賅,就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一做法應用到兩廳院挑節目,只規定品質第一、價錢第二、第三是觀聽眾群的需求,以此三項來判斷,很快可以做出決定,挑選到合適的節目。
因此 KEY WORD 很重要,陳郁秀表示,就像寫論文一樣,先把結論寫出來,再想如何舖陳,也就是先確立自己的論點,不但是寫論文方法、做事方法,連人生也是一樣,看你追求什麼,而不是什麼都要。
陳郁秀追求是每天過完都不遺憾,這樣的追求,說簡單也是簡單,說不簡單也是,陳郁秀現在生活忙碌,就會遺憾沒有自己的生活,於是就決定周六、日不排行程,只留在家中做自己想做的事,若有好表演節目,心情好想看,就去看表演,這兩天就是隨性過日子,這就是自己的選擇。
至於人的一生,十年十年回頭看,很多人會有遺憾,陳郁秀說她沒什麼遺憾,因為每天都知道這一階段在做什麼,若不想做就不做,這就是選擇的問題。
工作也一樣,帶領人也是如此,像在文建會有四年目標,第一年做文化資產、第二年文化環境、第三年文化產業,第四年做文化人才;在文化總會則是以文化產業走出台灣為目標;至於兩廳院,則要以推廣創作為主要工作項目,只要自己頭腦清楚,確定目標做下,人生就不會有遺憾。
陳郁秀,1949年生,台灣台中縣人。法國巴黎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室內樂。現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歷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文化總會秘書、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榮獲獎項:「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章」、「台北文化獎章」、受聘「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榮譽諮詢」。
陳孜怡,1984年出生的,四歲習琴,2002年以全票通過的優異成績考上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1997年獲俄國聖彼得堡第三屆柴可夫斯基青少年國際鋼琴大賽「柴可夫斯基作品詮釋特別獎」、1998年德國第六屆愛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鼓勵獎、2000年第九屆國際中華蕭邦鋼琴比賽第二名、2001年美國Gina Bachauer國際鋼琴大賽青少年組第六名、華信愛樂古典菁英獎首獎及義大利Mauro Paolo Monopoli第四屆國際鋼琴大賽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