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廿一世紀是寫作的時代,不論是寫文章、寫情書、寫報告,或e-mail……總之,越來越多人透過書寫跟外界對話,特別是在文字天地裡,可以很真實地說出內心的想法,抒發喜怒哀樂的感覺,任何人都擁有全然的自由,這也是寫作受歡迎的原因。
雖然很多人喜歡提筆寫東西,但這過程並不容易。
想到寫作,很多人只想到優美詞藻、修辭,其實寫作是很重要的心智訓練,首先,你得具備用文字把想說的話說清楚的能力,寫作沒有秘訣,無非就是:「實在的說,準確的說。」心裡有話不知怎麼說,沒有起承轉合,只能從開頭直接跳到結尾,又怎能闡述思想、與人溝通?
如果閱讀太少,或生活經驗太過貧乏,腹中沒有料,只是把資料拷貝出來而已,無法深入思考,也寫不出撼動性的觀點。
寫作未必描述富含意義的事件,事實上,寫作應是「我手寫我口,我口訴我心」,平凡的文字見解,只要用心,也能挖掘出不平凡的意義來。
當你了解寫作的本質後,就能藉著獨特體驗開啟新視窗,「觀察、觀察、再觀察」這是巴甫洛夫的座右銘。
至於如何做到善於觀察呢?比如走在路上時,你不要只是匆忙路過、驚鴻一瞥,而是放慢腳步,細心體會大自然間的律動,即使是一片花瓣、一抹彤雲,都能產生無限的遐思,每天相同的步調中,也處處有驚奇。
同時,你應該體驗各式各樣生活來拓展思路,看不同類型的書、聽不同風格的音樂、吃以前不敢嘗試的食物、去以前不曾去過的地方,甚至做以前不曾做的夢,在寫文章之餘,這樣的體驗與觀察也會拓展生命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