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小朋友腹瀉怎麼辦?

文萬欣 |2009.04.02
447觀看次
字級

在兒科門診中常可遇見因腹瀉而就醫的小朋友,有些家長以為,小朋友的排便次數增加或是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就是腹瀉,事實上,排便次數的多寡和年紀有關。在新生兒,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嬰兒,一天排便的次數可達七、八次之多,形狀也會略微稀糊,要到滿月之後,大便才會比較成形,排便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三歲以上的孩子,排便的次數則接近成人,平均一天一次。

就醫學所定義的腹瀉,是一天排便量依體重換算每公斤超過二十公克,也就是說,十公斤重的嬰兒其一天大便量要超過兩百公克才算是腹瀉。另外,依腹瀉時間持續的長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腹瀉,急性腹瀉是指症狀少於兩周的腹瀉,慢性腹瀉則是超過兩周的腹瀉。

慢性腹瀉一般會造成小朋友體重減輕、營養不良,有時必須接受多項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絕大多數的兒童腹瀉都屬於急性腹瀉,主要原因是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常見的感染源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等。

一般說來,若染患病毒性腸胃炎,嘔吐的症狀會比較明顯,大便也以水樣便居多,不太會有血絲便;而細菌性腸胃炎的糞便則比較會有血絲或黏液狀物質。此外,某些藥物的使用,如抗生素、吃太多高滲透壓的物質(太甜的果汁飲料)或太油膩的食物,也有可能造成兒童腹瀉。

兒童腹瀉在治療上可分成:補充水分、飲食治療及針對腹瀉原因的藥物治療三個方面。一般可以經口補充水分,若小朋友吐得太厲害無法從口進食,或是腹瀉太嚴重,一吃就拉,則必須使用靜脈點滴注射,口服水分的補充以口服電解質液最為恰當,一般市售運動飲料糖分太高,不是很適合腹瀉的兒童飲用。

在飲食治療方面,餵食母乳的嬰兒不需要停止餵食,餵食配方奶的嬰兒可改為食用米湯,或是將原本食用的配方奶稀釋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不等,但若食用稀釋配方時間超過三至五天,則寶寶會營養不足,需向兒科醫師諮詢進一步處理方式,或考慮換用不含乳糖的奶粉(俗稱止瀉奶粉)。

年紀較大的兒童,則給予清淡飲食(少油、少糖、少鹽),如稀飯、白吐司搭配一些清淡菜餚等。至於針對腹瀉原因的藥物治療,只要家長們遵照小兒科醫師的指示,按時給小朋友服藥,那麼,小朋友的腹瀉應該很快就可痊癒了。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