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籲政策研究、決策都要明快 不樂見「顏色問題」阻撓產業發展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首場ECFA座談會昨天舉行,與會機械、體育、塑膠原料、電子零件、航空貨運等業界代表一致呼籲盡速洽簽ECFA,也盼政策研究和決策都要明快,因為沒有產業可再耽擱。
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博治在會中表示,中國大陸二○○八年大幅提高工具機進口免稅的技術規格門檻,日、德業者都可通過門檻,但許多台系機種因無法符合要求,逐步淡出當地市場。
他說,台灣機械產業現在已經受害。他認為兩岸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可使台灣獲得「基本門票」,排除與其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障礙,讓台灣在區域經貿整合趨勢下,具有抵抗力。
台灣區體育用品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日盛表示,國內八成五體育用品業者已出走到中國和東南亞,相關產業「不怕被邊緣化」。儘管不樂見政府倉促決定與中國大陸洽簽ECFA,但他強調,業者更不樂見「顏色問題」導致的偏見,阻撓產業發展。
台灣區塑膠原料同業公會監事蘇士光指出,台灣石化品外銷中國比重達百分之四十七,東協加一上路後,台灣相關產品輸往中國與東協國家的稅率差距,將從去年的二到三個百分點,擴大到明年起的六到九個百分點,「明年這些產品,這麼多的產值,競爭力完全沒有了!」
台北市電子零件公會常務理事朱耀光說,台灣電子產業最大對手韓國最不希望兩岸簽ECFA。他強調,台灣電子產業雖已創立許多自有品牌,但緊追在後的韓國業者正伺機打擊台灣電子產業。
朱耀光表示,若無ECFA,業者會因為擔心喪失東南亞和大陸市場而不敢回流台灣,稅收和就業效益將會盡失。
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李重輝指出,沒有一個政策永遠只有利的一面,而無弊的一面,必須「兩利權其重、兩害權其輕」。李重輝呼籲政府針對相關政策的研究和決策都必須明快,否則將重蹈「亞太營運中心」、「全球運籌中心」的覆轍。
出席座談會的產業界代表和多數學界代表對ECFA都抱持較為正面立場,但前駐WTO代表顏慶章認為,台灣目前沒有被邊緣化的問題,前行政院副院長、台灣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也表示,與中國沒有互信基礎的情況下不宜貿然簽約,除非中國同意東協加七,讓台灣加入,他才會同意簽署E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