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行 全台「瘋單車」推薦遊程

 |2009.03.28
811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在環保、休閒意識的推波助瀾下,民間團體與各地方政府配合,努力開闢一條條的「自行車道」,讓單車旅行漸漸流行,愛好單車的人,也不再抱怨「台灣連一條單車專用道都沒有」!根據調查,有8%的單車族已經完成環島之旅,你準備起程了嗎?



●金色水岸單車之旅

在和煦的陽光下,望著波光粼粼的淡水河畔,幾隻白鷺鷥伸展著雙翅,如蜻蜓點水般輕划過河面,好不悠哉!

然而才間隔一條街,古董行、童玩雜貨舖、廟宇古蹟,卻在古樸的老街上,被人群熱鬧地簇擁,這就是淡水小鎮的魅力,能把看似矛盾的自然生態景觀,與人類文化生活巧妙融合,不僅不唐突,反倒讓人更加著迷。

「金色水岸自行車道」為台北河岸最為親近自然的自行車道,民眾騎著自行車從觀山公園出發,一路漫遊至淡海新市鎮,以短短一天的時間,踩著鐵馬仔細瀏覽淡水的好風光,無論是朝陽升起時的活力,還是夕落下時的浪漫,都讓人壓力全消。

●大稻埕絕代風華行

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訴說著大同區的繁華歷史,其中月老廟更讓有情人心懷感恩,想請月老牽姻緣的單身男女,這是必遊的行程!

鄰近的迪化街,春節期間總是擠滿來逛年貨大街的人潮,此外兩旁充滿特色的古蹟建築及鄰近景點之美,呈現有文化、有風景、有休閒、還可以求姻緣的行程。

●新竹濱海風光遊

政府為了推廣濱海地區的旅遊活動,特地整頓了南寮漁港、港南濱海風景區等景點,規畫了一條自行車道,希望提供遊客有更多的遊憩選擇。

這條自行車道,北至南寮漁港、南到客雅溪口,總長約十七公里左右,車道串聯了許多景點,可以從事不同的休閒活動,例如在運動公園內有兒童遊憩區和野餐區,在苗圃能夠賞花,在賞海區看海、聽海,紅樹林區的沙雕場和攀岩場活動身手,海岸區可以觀蟹、放風箏和賞鳥,焚化爐游泳池可供運動健身力……,一路上不但能享受海風的吹拂,騎乘之餘還可以到沙灘,體驗赤足踩沙之樂。

●新屋農家賞花遊

新竹縣新屋鄉是一個靠海的鄉鎮,優美的天然環境、宜人的海岸風光,沿縣道走在新屋的路上,映入眼簾盡是綠波蕩漾的稻田,和農家勤力勞動的身影,對比台灣它處的都會風貌,實屬珍貴。而臨海的新屋,也極力打造黃金海岸,發展休閒觀光事業。 

行程可順便參加「活力健康農場」體驗活動,以各式DIY活動認識農村生活、享受田園野趣;由綠蔭大道及濱海道路構成的新屋綠色走廊,規畫了完善的人行步道及自行車環繞道路,騎上自行車馳騁其中,在綠蔭與藍海間盡享悠閒。

●十二寮追風一日遊

苗栗十二寮休閒農業區規畫有完善的自行車專用道路,特別適合喜愛自行車遊的旅人前來休閒,起點不妨就從田園休閒坊開始,到陶笛之家學習吹陶笛,奏出美妙的音樂,再到ㄌㄠˋ山花品嘗美味的客家合菜與簡餐,然後到峨眉湖環湖自行車道,享受追風的快感,最後沉浸在獅頭山國家風景區美麗生態環境中。

●公館小鎮採果行

苗栗公館鄉優美的鄉村景色、田徑綠道,沒有刻意興建的車道及繁雜人潮,正適合鐵馬自由行。鐵馬暢行這個客家鄉鎮聚落,田野間的道路平緩舒適,鄉內多家特色農場、餐廳,在鐵馬自由行間,可停下腳步,享受客家風味餐、農產品。

五月時,鄉間阿勃勒開花,一片黃金綠意,好不美麗,七至八月紅棗盛產季節,除前往採紅棗,更不可錯過紅棗入菜的餐點。



●后豐東豐鐵馬行

重視健康休閒養生的現代人,必定相當熟悉台中縣「后豐鐵馬道」、「東豐自行車綠廊」這兩條風格十分休閒的熱門自行車道。

每到周末假日,自行車道往往湧現自行車潮,尤其在鐵馬道的起點,許多的自行車出租服務,讓外縣市的遊人,不必架著單車到目的地,也能騎著單車、吹著口哨,盡情的飽覽沿途景致。

這兩條自行車道,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出遊,想享受藍天白雲,悠遊自由行就趁現在!

●日月潭環湖賞遊旅

南投一直深受國內旅人青睞,其中日月潭風景區景致絕佳,更是單車愛好者的重要活動地點。潭水清波靜謐、秀麗婉約,宛若山中明珠。

獨特的邵族文化搭配湖緣景點,不論步道健行、乘船遊覽或者鐵馬環湖,都能見識不同日月潭風情。喜歡單車旅遊的朋友不妨前往體驗,再順遊埔里和魚池的觀光景點,健康又拉風。

●潭雅神鄉村自由騎

有別於台中的后豐鐵馬道、東豐自行車綠廊,貫穿台中縣的潭子鄉、大雅鄉與神岡鄉的潭雅神自行車道,走的可是完全的鄉村路線。

除了一些設置之外,都是綠油油的稻田與農家種植的蔬菜水果,有時候還可以看到農家婦穿戴斗笠騎著自行車,與遊客融為一體的景象,真是好不愜意。 

在潭雅神自行車道上,你可以緩緩的騎著,享受微風輕撫臉龐的溫柔,就算滴下小汗珠,也會很快被吹乾,與三五好友、或是全家大小一起來領略騎乘的快活,真是促進感情的最佳方法了!



●體驗農村樂

一向將觀光視為主要產業的宜蘭地區,對於自行車道的規畫不遺餘力。目前宜蘭已規畫了五條自行車道,而冬山河沿岸和包括宜蘭市運動公園、羅東運動公園的雙園線自行車道,都是相當適合騎乘鐵馬的地區。 

冬山河線自行車道,顧名思義即是沿著冬山河畔的車道,車道兩旁以栽種楓香為主,水鳥季節時,是賞鳥的最佳地點。

雙園線自行車道是欣賞蘭陽美景的好地方,此車道沿著蘭陽溪的土堤綠地盎然,如果佇立在蘭陽大橋上,東觀龜山朝日、俯瞰蘭陽平原,景觀絕世。宜蘭的民宿、休閒農場也都完善且多元化,來此做個二日遊,必定讓人流連忘返。

●花蓮香草追風旅

花蓮市的自行車道規畫已久,知名度不輸台東關山。

花蓮港濱自行車道遠達七星潭和德燕魚場,沿途風光秀麗,讓人徜徉在海天一色的舒暢之中,再順道拜訪附近的休閒農場、品嘗特色小吃、採買當地紀念品,是體驗東海岸特有自由氛圍的最佳方式!

●池上米香蠶意之旅

池上鄉位於台東縣最北側,為花蓮進入台東縣的樞紐,是花東縱谷最寬廣的平原地帶,以潔淨的水質,肥沃的土地,成為遠近馳名的池上米孕育地。來到池上除了好吃的米食外,大坡池的風景、傳承意義的垺圳、蠶桑休閒農場的平面繭,都是池上旅遊好去處喔!

●池上關山單車行

台東有兩條充滿田園特色的自行車道,能讓遊客親近美麗的田園及令人心曠神怡的綠野風光,不過「池上浮圳車道」以自然景觀著稱,有著精致的水利工程,另一條「關山環鎮自行車道」是全台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以人工建築為主。所以到了台東,千萬別忘了去體驗一下踩踏的樂趣吧!



●朴子溪農村漁港遊

嘉義朴子溪自行車道於去年全新開通,車道串聯六腳、朴子、東石等鄉鎮,全長二十五公里,既可享受到鄉村的田園風光,也可體驗漁村風貌,以及濱海濕地的豐富生態。

自行車道附近的各個景點,都可以待上半天的遊玩體驗區,不妨撥出二天時間,安排一趟自行車道暢遊,串連農家、糖廠、陶藝坊等遊玩景點,再搭配濕地和漁港等自然體驗,完成豐富的農漁村休閒行。

●白河蓮鄉騎乘樂

白河的蓮美名遠播,每到夏日蓮花季,眾多愛蓮者必定準時報到。為了讓遊客輕鬆欣賞美麗的蓮花景色,白河鎮公所特地規畫許多適合騎乘單車的路線,包括從竹門國小到白河水庫、竹門國小到竹門綠色隧道,還有竹門國小環繞蓮潭里的周邊風光。循著自行車專用道,便可暢遊白河、盡情瀏覽蓮鄉風景。

●美濃第一街漫遊

客家人文色彩與鄉間景觀的美濃,騎著鐵馬一日暢遊,最是對味!尤其不容錯過美濃第一街─永安老街,整條街巷座落著傳統紅磚門樓與四合院老宅,赭紅磚牆上,隱約透露菸葉在美濃鎮的興衰痕跡,也放射出古街迷人的色彩。

在地愛好美濃的一群人,成立了「中正湖文史工作室」,提供單車租借服務,還有專業的導覽解說,讓到訪民眾可以真正認識美濃客家風情。工作室並依不同特色規畫了五條自行車的行程,包括「環湖觀景之旅」、「永安老街之旅」、「水圳之旅」、「生態之旅」、「漫遊慈惠指南宮、廣善堂、月光山隧道、美濃窯的單車行程」等路線。

●愛河賞景悠閒遊

近幾年高雄市愛河整治展現成效,沿河景觀經市府精心規畫,民眾除了可搭乘遊艇遊河,也可騎上自行車道,輕鬆暢遊愛河沿岸的各景點。

市府以人文、生態、社區鄰里為主軸,將愛河沿線的秀麗風光、兩岸親水設施、公園綠地、博物館群及社區風情完整的納入,不僅可暢遊北邊的蓮池潭,享受湖光山色、歷史廟宇,新建的愛河之心、光之塔等夜間造景,更吸引旅人駐足停留。

靠近出海口咖啡館林立,品嘗咖啡的同時,搭配真愛碼頭的景致,不時傳來的街頭藝人演奏,儼然置身浪漫的歐洲。

●樹採果田野行

屏東縣高樹的水圳文化,是全台灣最完整的水圳,遍布鄉內的水圳提供做為鄉民的洗衣場、孩童的戲水場和天然的冰箱。

兩天一夜的行程,建議精選高樹鄉新豐休閒農業區,及萬巒鄉沿山休閒農業區等好吃好玩的點,每個景點都能視個人需求,彈性延長停留時間!

樹鄉的農產品豐富,處處可見水芋田,水芋產量更是南部最大的生產地區,有九成的芋頭更是銷往甲仙地區,所以這也成了芋頭的故鄉。

另外牛奶蜜棗、荔枝、鳳梨、蓮霧及芒果都是這裡的特產,大面積的鳳梨園在鳳梨成熟期,可看到農人為一棵棵的鳳梨戴上遮陽的小帽子,畫面更是有趣。

外島

●浯洲戰地風情之旅

春夏之交,最適合遊歷金門的方式便是騎單車。金門島地勢平坦,全區最高點的太武山約只有海拔二五三公尺,因地形起伏不大,網狀公路交通便利,路面順暢好走,且道路兩旁景觀優美,行道樹林立,利用單車漫遊金門,可體驗當地自然生態、歷史及人文風情、享受海風輕拂、綠色隧道掩映!

「環島自行車道之旅」沿途會經過著名的金城鎮、古寧頭戰史館、慈湖、莒光樓、民俗文化村、烈女廟等景點,不同的據點展露不同的風貌,必然帶給遊客意外的收穫。

本文單車推薦路線由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