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雅典衛城
【世界遺產編號66 】
1987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雅典衛城也稱為「阿克羅波利斯(Acropolis)」,原意為「高地上的城市」;它建立在一座一百五十公尺高的山丘上,東、南和北面都是懸崖絕壁,地勢十分險要。西元前一千五百年這裡是王宮所在地,西元前五世紀開始形成雅典衛城,高地周邊逐漸形成城市。阿克羅波利斯上的建築傑作包括:巴特農神廟(Parthenon)、山門(Propylaea)、艾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和勝利女神廟(Nike Temple),這些古建築無可非議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代表古希臘建築的最高成就;近來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建築奇觀之一」。
巴特農神廟建於西元前四四七至四三二年,是採愛奧尼亞式雕飾花紋的希臘最大的多立克式神殿,建材全取自附近盛產大理石的班戴立(Pendeli)山。希臘文巴特農Parthenon意為「聖女之所」,供奉希臘女神雅典娜(Athena),城市原名「黑臘斯(Hellas)」,後來依神名而改稱為「雅典」;祂是著名的戰神、智慧之神,亦是航海與雅典的保護神。
巴特農神廟長約七十公尺、寬約三十一公尺,周邊環繞四十六根高十八公尺的支撐石柱;在正殿中原豎立著一座約十公尺高,由黃金和象牙製成、手持長矛和盾牌的雅典娜立像,該像後來被運往君士坦丁堡,從此下落不明。
山門是雅典衛城的入口,約建於西元前四三七至四三二年,正面是三角楣與六根大廊柱組合成的希臘建築樣式,威儀堂皇。
艾瑞克提翁神廟約建於西元前四二一至四○五年,名稱源於雅典皇帝艾瑞克提雅斯(Erechtheus),這座神廟供奉著雅典娜女神早期木雕像,除了採用愛奧尼亞式建築風格外,還建了一座著名的「女像石柱門廊(Porch of the Maidens)」,運用六位身材婀娜的女雕像來支撐屋頂,成為古典設計的瑰寶。
細小的勝利女神廟位於衛城山門右方,約建於西元前四二一至四一五年,裡面展示著希臘人與波斯人曾經發生過的殘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