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名句】 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

文心工作室 |2009.03.20
16486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
──〈同治十年十一月諭紀澤、紀鴻〉

讀懂名句

閒居獨處時,所作所為仍然可以謹慎,對人無愧疚,則心裡將無所掛慮;能夠持守著誠懇與敬慎,身體自然可以強健有活力;追求天理正道,則人人感到歡喜愉悅;無時無刻以勤勞自勵,甚至能贏得神明的欽佩景仰。

名句故事

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三月初,曾國藩常感到腳麻、舌頭遲鈍、說話不順暢。十二日這一天,曾紀澤扶著父親到花園散步,曾國藩對兒子說:「我這輩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造孽的事,希望我曾家後代再也不要出現帶兵打仗的人了。」

父子話著家常,不知不覺走進一片竹林。一陣大風吹過,突然曾國藩一陣腳麻,倒在兒子身上。曾紀澤連忙扶著父親進屋,這時曾國藩已經不能說話了。他用手指指桌上他早已寫好的遺囑。

曾紀澤雙手把紙展開,以顫抖的聲音念道:「余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人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立四條以教汝兄弟。」意思是說曾國藩認為自己封侯拜相,官位極高,但是在做學問和個人品德上沒有什麼值得嘉許的,年紀大了才徒自悔恨悲傷,希望子孫能愛惜光陰,把握時光,遵循他特別立下的四條遺囑,教導後世子孫。而這四條遺囑即是「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他要求兒子曾紀澤把它懸掛中堂,每日誦讀、日日遵行,並要一代一代傳下去,那麼曾家則可以歷代興盛,人才輩出。

曾國藩的遺囑對子孫影響深遠,曾家後裔恪遵遺言,沒有一個帶兵打仗的。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才承蔭出任,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不仕,專研數學;孫子曾廣鈞雖中進士,長守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無一涉足軍界、政界,全部從事教育、科學、文化工作,不少成為著名專家學者。

新說名句

君子貴慎獨。

老子說:「天網恢恢,疏不而漏。」熱愛老子的西方文學家托爾斯泰熟讀《道德經》,也許受老子影響,咀嚼出智慧箴言,說出盪氣迴腸的名言:「上天有眼,暫時不語。」

而歌德沉澱自我、反省歷史,花了近六十年的時間,嘔心瀝血逐步寫完《浮士德》。「六十年」,這可是人生寶貴的時間,在一般人的眼裡寧可去賺錢享受人生,而歌德這位心靈層次極高的智者,在詩裡表達了宏觀的積極人生,其哲學思維凌駕於當時保守的想法,肯定人世一切向善的努力與最終的因果報應,最終讓人看見「上天有眼,暫時不語」。正好與曾國藩的「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不謀而合。(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