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額重回200億美元 1、2月累計年減32.73% WTO:台灣可能已見底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二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二百零一點一七億美元,比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七,雖連續第五個月負成長,但比一月的「負百分之四十一點六七」跌幅大幅縮小,且預期三月接單將較二月成長。
雖然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表示,不知最壞情況「何時是終點」,但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台灣今年前兩個月進口回升,有可能代表貿易量下跌已見底。
受惠於急單效應,二月接單金額較一月增加二十四點四億美元,合計一至二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三百七十七點九三億美元,年增率為負百分之三十二點七三。另外,二月份工業生產指數為七十點七二,年增率為負百分之二十七點一四;一至二月累計平均工業生產指數為六十八點零一,年增率為負百分之三十五點九二。
依接單地區來看,美國、中國大陸、歐洲、日本的接單年增率仍持續衰退,但大陸已從上月近六成衰退幅度縮減為二成六,美國、歐洲與上月相較,衰退幅度也降到二成左右;日本的衰退幅度則持續擴大,由上月的三成擴大為三成七。
受查廠商預期三月外銷接單將較二月增加者占百分之二十五點五一,預期持平者占百分之四十大點三三,百分之二十七點一六則預期減少。
黃吉實說,「預期減少」較「預期增加」者僅略高一點六五個百分點,為去年五月以來,兩者差距幅度最小的一次。
另外,WTO二十三日公布去年年貿易統計指出,台灣名列全球第十八大貿易國,比前年下滑一名。WTO並預測,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全球需求崩盤,將在今年帶來二次大戰以後最大的出口貿易量萎縮,全球出口貿易量將下跌百分之九,其中,已開發國家出口預計平均下跌百分之十,開發中國家則下跌百分之二到三。
WTO說,已獲得的世界主要貿易國今年前兩個月資料顯示,貨品的出口和進口普遍大幅下跌,但這一模式也有例外,在台灣、中國、新加坡、越南都紀錄到進口量的月成長。WTO認為,這「可能是下跌趨緩的證據,及或許是貿易負成長趨勢的觸底」。接下來的貿易成長,要看世界其他地方的需求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