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 古代恥辱刑

光明 |2009.03.23
700觀看次
字級

呼籲維護和保障人權的今天,即便執行死刑都極重視人道對待、顧慮刑犯尊嚴,不便公開處刑,與古代極懲犯人,無論中外,皆視為恥辱人人皆可嘲之,或引為警惕公開執刑的情況,真不可同日而語。下文即來看看中國古代「恥辱刑」:

象刑 即通過強迫罪犯穿上特殊的服飾以示懲誡的刑罰。《尚書大傳》說:「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純,中型雜履,下型 墨檬,以居州里,而民恥之。」這一類的懲罰方式常見的有:草纓,用草作帽以代替鼻的刑罰;共,割去衣服的下襬代替官刑;赭衣,以穿赭衣來代替死刑 。

墨刑 《說文解字》中說:「黥,墨刑,在面也。」墨刑亦稱黥刑,刺刻犯人的面部並以墨窒之,留下烙印,使人一見便知,難與良民為伍,也便於官方的監督和控制。

髧刑 髡刑源於周,王族中犯宮刑者,以髡代宮,即斷長髮為短髮;至秦時,失去了這一性質,成為剃除受刑者鬚髮的刑罰。蓄髮留鬚原是中國古代男子的正常狀態,此類刑罰採取的是將罪犯的髮鬚強行剃除,使罪犯處於一種明顯的非正常狀態,並因此感受到痛苦。

刺字 從古黥刑演變而來,後世的刺字主要是附加刑。宋朝對於「盜」罪附加刺字,作為累犯的標記,並形成刺配刑。此後歷朝皆有此刑存在,且對刺字的部位及字數等在律法中都作了相應規定。

枷號 又稱枷示,是在枷上寫明囚犯的姓名、罪狀,於監獄門外或衙門外帶枷示眾。一般是以朝枷夜次,或以晝施枷夜收監的方式執行。刑期不確定,有一日至數日,也有數月至一年甚至終身枷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