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推動近10年 協助當地資訊教學 並架設網路 鼓勵「為別人著想、打造別人的幸福」
【本報桃園訊】桃園縣中壢市中原大學推動服務學習近十年,成效卓著。為培養學生國際觀,從五年前開始,學生組團分別到泰緬邊境、非洲馬拉威、東埔寨等國,協助當地資訊教學及架設網路,學生獲得不少寶貴經驗。
中原大學主任祕書吳肇銘表示,中原大學推行服務學習活動將近十年,服務範疇涵蓋社區營造、教育輔導、國際關懷、創意設計與資訊科技等。
學校很重視服務學習,鼓勵學生「為別人著想、打造別人的幸福」,這幾年陸續投入為中輟生及貧困家庭子女義務上課,也為原住民架設網站販售水蜜桃或甜柿。未來考慮將服務學習融入教育理念,目前全校二十七個系,已有十五系列入重要課程。
中原從五年前開始,為縮減國際數位落差,舉辦國際志工活動,希望中原學生關心自己家鄉,也能關懷世界每個角落。
中原每年派出包括資訊系等各系學生,到海外擔任「國際志工」,剛起步時,重點放在台商子弟華語學校,後來進一步服務,地點改在泰緬邊境難民營,學生教當地NGO非政府組織學習電腦,也為難民診所架設網站,方便搜尋世界各國藥品資訊。
後來連續兩年,服務「戰線」拉長到非洲馬拉威,除教當地大學生學電腦外,也架設防治愛滋病資訊網站。今年寒假則是到柬埔寨,為偏遠鎮上的國小及村落識字班,展開藝文及資訊教學活動。
參與「國際志工」活動的學生,他們最主要壓力來自當地疾病威脅,前年到非洲馬拉威時,每個學生都要先注射黃熱病及瘧疾預防針,當地因愛滋病盛行,學生安分守己,兩年都平安而來。但今年柬埔寨之行,有學生水土不服,持續拉肚子,被迫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