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緣有師】十方銀行

妙凡 |2009.03.19
752觀看次
字級

學佛以來,在佛法的薰陶下,漸漸養成布施的習慣。有一次回佛光山辦青年活動,到朝山會館用餐,看到櫃枱有功德箱,隨手就從口袋掏錢投入,櫃←的師姐見狀,忙說:「法師,你不用布施。」我說:「我也要結緣。」師姐開心的回答:「對了,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我心裡一動,「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一般說到理財,大家就會想到把錢存在銀行,或投資於股票、基金、保險等各種不同的方式,然而,誠如星雲大師所言:「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是智慧,錢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管存錢於何方,沒用到時都只是一個數字,不能算是真正屬於自己,但是,有多少人賺累了,想要享用金錢時,卻是英雄最怕病來磨時;或是遇到天災人禍,所有的積蓄一掃而空。錢,到底要存在那裡才能源源不斷?生生世世受用不盡?要用就有呢?

佛世時,有一個慳貪、吝嗇的富翁,聽到佛陀開示富貴從布施中來。他心想,是啊!我不能只有這一輩子有錢可用,要生生世世吃穿不愁才是好的,所以,他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個性,主動請法於佛陀,如何養成布施的好習慣?佛陀從地上拾起一把草,交到富翁的右手,請富翁把右手的草交給左手,這可考倒富翁了,從來就不曾布施的富翁,為難、遲疑的猶豫,哦!怎麼可以把右手的草給左手?正在掙扎時,富翁突然福至心靈的想到,右手是我的手,左手也是我的手啊!不管給誰,其實都是給自己。

眾生無始劫的無明我執,造成性別、種族、國籍的分別對立而引發戰爭的殺戮,若能體會生命存在的實相是一大共同體,看似服務奉獻於別人,其實是給自己,就不會常常左右為難,甚至放棄結緣的機會。但是,好習慣需要日積月累的自覺和養成,曾經有一位青年拿了一百元給我,他說:「我要布施,但是,給太多我會捨不得。」不怕煩惱起,只怕覺照遲,從小處開始學習小額布施,滴水雖微,漸盈大器,播種於十方,也必然收成於十方,所以,最好的理財管道,就是常與十方大眾結緣的~十方銀行。

布施,不僅感召富貴的福報,若能時時與般若相應,思維三輪體空的法義,無布施的人、無布施的物資、無布施的對象,每次的布施,當下同時也超度貪欲帶來的六道輪迴,如《三時繫念》,云:「諸苦皆從貪欲起。」布施,度慳貪;能捨的人生,最歡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