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麗果又名四季果、蘿梨或印度桑椹,原產於熱帶地區如南太平洋群島,以及台灣恆春、蘭嶼一帶,因為果實中空可以浮在水面上,利用海潮傳播種子,在太平洋周邊島嶼海邊,都可看到它自然生長的群落。

諾麗果屬於茜草科巴戟天屬,為常綠小喬木,可以從小型灌木生長到九公尺以上。葉片大,單葉,葉對生,暗綠色,呈橢圓形,葉面光亮。一年四季都會開花與結果,花小,有五瓣花和六瓣花,為雌雄同體,白色。
果實為複合果,約四到七公分,剛開始時為綠色,後轉變為黃色,成熟時則幾乎變為白色,因為氣味不佳,因此又被稱為「乳酪果」或是「嘔吐果」,形狀呈多角形,內含多粒紅棕色果核,果核中有許多帶有氣囊的種子。
諾麗果是南太平洋群島居民的主食,而且整株都是寶,果實可烹調入菜,種子烤熟可以吃,樹根和樹皮可提取黃色染料。它也是優良的防風植物,還被做為胡椒樹的支撐樹或咖啡灌木的樹蔭樹。
最重要的是,諾麗果的果實、葉子、花朵、樹皮、樹莖和樹根,均有藥用價值,人們善用它的每一部分來治療和預防疾病,或榨取汁液,或搗碎摻入鹽巴,或曬乾研磨成粉,或加水熬煮,一直到現在,諾麗果仍被視為上帝賜給的禮物,二千年來,擔負著維護太平洋島嶼上,島民健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