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人類乳突病毒(HPV)是造成子宮頸癌主因,九成九以上子宮頸癌都是HPV引起,由於HPV主要感染途徑是性接觸,且性行為愈早愈易感染。在性觀念開放的今日,醫師呼籲,年輕男女勿過早發生性行為,更應避免多重性伴侶。
一份新世代年輕人性生態報告指出,半數年輕人首次性行為發生十八歲前,首次性行為時間較五年前數據提早一年。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鄭丞傑說,性行為早發生、性伴侶多,加上晚婚,會增加感染率。
他說,十八歲前子宮頸上皮細胞發育未成熟、抵抗力差,若十八歲有性行為,會使感染風險大增。建議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也應避免多重性伴侶,保持良好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
鄭丞傑表示,雖性行為提早或多重性行為會使感染HPV比率增加,但並非感染HPV即性氾濫,因HPV原本就是種常見病毒,約有七至八成有性生活者會遭感染,且八成感染者會在一年內自然痊癒。
他說,目前有藥廠發展子宮頸癌疫苗,可降低百分之百第十六型、十八型引起的子宮頸前期病變,而約七成子宮頸癌就是由十六與十八型引起。
此疫苗已向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提出生物製劑許可證申請,預計今年六月通過審核,藥廠也在去年向衛署提出許可證申請,通過審查將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