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房價跌跌不休,民眾「斷頭」愈來愈明顯,根據統計,二月法拍案件達一萬兩千二百三十七件,創近年新高。由於案量大增,據了解司法院已編列一千一百七十萬元委外拍賣預算,平淡多年的金拍屋市場可能出現熱潮。
金拍屋指的是法院或銀行委由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台灣金服)代為拍賣的物件,金拍屋通常是在法拍市場無法負荷時,才會轉拍。
台灣金服總經理吳英花表示,目前金拍屋主要來源為各銀行,包括銀行不良債權或已進入法拍程序,但中途向法院聲請轉移到金拍市場的案件,目前尚未有增加跡象。
民國九十二年SARS期間房市最慘時,金拍每周舉辦八、九場,案件高達四百多件。目前只有南北每周各舉行一場,昨天北部拍賣會僅有二十件,多為桃園的房子。
房市在去年下半年急凍後,到去年底,法拍屋數量開始激增,原本每月平均只在六千件左右,但去年十一月突破萬件,十二月再攀升到一萬兩千件,今年一月因春節上班天數減少,案件略減一些,但二月隨即又再創下一萬兩千兩百多件新高點。
山水法拍屋搜尋引擎網站執行長卓訓麟表示,目前法拍屋數量並非歷史最高,但已逼近SRAS期間最高紀錄。法拍屋具有價格破壞效果,如果持續爆量,可能造成正常市場價格崩盤,出現房貸比房價還高的情況,更多人會因此更不想保有房子,法屋拍因此會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法拍屋是否會在近期內持續爆量,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