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間的每一段心結,背後都有其原因,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探究,當事人願不願意去說明罷了;而往往一些難言之隱,卻又是那麼幽微且難以啟齒,讓人覺得還是「不說也罷」。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最近侯冠群一家人的愛恨情仇,占據了媒體不少版面和畫面,讓人深深感嘆也警惕到:家,對許多人而言,不但不是避風港,還可能是個壓力鍋,甚至是一個傷人最深的痛苦淵藪。
不過,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在成年後會想盡辦法化解與親人的種種心結與誤解,但也有不少人會用錯誤的方法,讓事情愈演愈不堪,或乾脆盡把傷痛往肚裡吞,一輩子都不願去面對、解決問題,任由它持續發酵,產生惡性循環。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農曆年前終於鼓起勇氣,寫了一封長信給娘家母親,吐露心聲。她說,自己非常在意母親對她的肯定和讚美,但從小到大媽媽對她只有要求和責難,對她說話的態度,也都不像對弟妹般和顏悅色。
她認為在母親的眼裡、心裡,從來不重視她這個對家庭一再付出的長女,如今自己年過半百,也早已為人妻、為人母,她不想再把這種不滿藏在心裡,也不想再勉強自己做娘家人心目中「永遠的阿信」。
這麼一封信,讓她今年回娘家時,母女相擁而泣,據她的形容是「哭得驚天動地」!卻也因為這麼一哭,將多年心結解開,知道背後的原因是……
歹勢啦,這個故事只能講到這裡,由於事關朋友的隱私,請各位讀者容許黛媽咪賣個關子,總之,就是因為這位熟女朋友「勇敢」地寫出自己的心聲,和家人的多年心結,才得以一點一點地解開。
其實,家人間的每一段心結,背後都有其原因,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探究,當事人願不願意去說明罷了;而往往一些難言之隱,卻又是那麼幽微且難以啟齒,讓人覺得還是「不說也罷」。
但一直放在心裡發酵、發臭嗎?當然不是,不妨就來個「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讓「境隨心轉」吧!
我碰到最多「境隨心轉」的實例,就是夫妻與婆家/岳家之間的「三角關係」由惡轉善,關鍵就在只要其中有一個人帶頭用心解決,家庭問題就不容易繼續傷人了。
譬如,許多婦女朋友深受婆媳問題所苦,一些丈夫也被岳家亂七八糟的事搞得連家都不想回;最直接的影響,當然就是夫妻兩人的感情被慢慢消磨,若是不冷靜處理,讓關係繼續惡化下去,無辜的倒楣鬼當然還包括倆人「愛的結晶」,禍延下一代。
如果做太太的想清楚,雖然說「嫁人是嫁一家人」,但您的親密愛人是丈夫,而不是公婆,就應該多花心思在培養夫妻感情上,對公婆要做的就是謹守晚輩的分寸即可。只要夫妻倆人愛的基礎堅如磐石,若老人家口氣不好、態度又差、要求太超過,您只要想「謝謝他們養育一個好男人給我當丈夫」,就沒啥好生氣、好怨懟啦!
做丈夫的不也一樣嘛,治國如烹小鮮,事業做得再嚇嚇叫,但沒做好「齊家」這一步,也算不得什麼英雄好漢,何妨拿出一點氣魄與溫柔,來處理家務事,讓親手建立起來的家,是每位親人真正溫暖的窩。
最近一位朋友住進醫院動手術,她平日飲食作息正常,又有固定運動的習慣,突然發現癌細胞在體內作怪,讓家人十分意外。所幸手術順利,挨這麼一刀的最好代價,是讓她體悟到:因為婆媳問題壓抑太多年,身體在抗議了。
所以病後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的心「放下」,不要再去在意婆婆的每一項不公平對待,知道老人家不會改變多年的習慣,那由她來改,打從心裡頭和老人家大和解,也趁此機會「放過自己」。
家庭到底會不會「繼續」傷人?那把解決問題的關鍵鑰匙,不在別人手中,而是在自己心中。
★【黛媽咪幸福花園】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
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