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中醫益腎藥方改善尿蛋白

蘇聰明 |2009.03.04
16097觀看次
字級

有些民眾在接受身體健康檢查時,往往會檢出「尿蛋白」,這有可能是出現急、慢性腎炎的徵兆,不能不注意。

何謂「蛋白尿」簡單地說,就是腎臟的過濾網孔太大,蛋白質從小便中排出無法回收,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此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腎功能受損,腎的封藏作用失常而引發,所以治療蛋白尿應以補腎固澀的藥物為主。

從門診中發現,蛋白尿約可分為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及病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常發生於劇烈運動、長途旅行期間、精神緊張等情況,健康的人在吃完高蛋白食物後,也有可能出現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的發生與體位的改變有關係,包括清晨起床活動後,長時間站立、行走,都會讓尿蛋白含量增多,只要平躺休息一小時後,尿蛋白含量就會減少。一般而言,功能性蛋白尿與體位性蛋白尿,不需要做特別的治療。

但是,病理性蛋白尿則多半因為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及紅斑性狼瘡等引起,往往意味著腎臟的實質性損害,就必須小心追蹤治療。

在預防蛋白尿的食物方面,由薏仁、蓮子、芡實、山藥等藥材組成的四神湯,是預防蛋白尿非常好的食物。另外,菱角蒸熟食用及又名「肉豆」的白扁豆,也能預防蛋白尿。

除了食療外,以中藥方劑的健脾益腎原理也可改善蛋白尿,包括六味及八味地黃丸、四君子湯等,應依據病人體質加減使用,對於消除蛋白尿、緩解慢性腎炎都有所幫助。

若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腎炎,除了蛋白尿,還會引起浮腫、發熱、咳嗽及血尿等症狀,此時宜用袪風利濕清熱涼血方劑,如麻桂五皮飲、越婢五皮飲、小薊飲子加減等。

對於頑固性的蛋白尿,尿蛋白持續不消者,就必須用「益腎湯」加黃耆、黨參、熟地、山藥、茯苓、金櫻子、菟蕬子、山萸肉、補骨脂等健脾補腎固澀的藥物來治療,否則未及時治療,會轉變成腎功能衰竭。

註:以上藥方需請醫師診斷後開立。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蘇聰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