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取消原規定 要求36小時初、進階培訓 不獨尊譗台羅豃拼音 其他系統也適用
【本報台北訊】學閩南語、教閩南語,不再獨尊「台羅」拼音。教育部宣布,取消中小學本土語言教師一百學年未通過認證,就不得擔任本土語言教師的規定,只要求教師要參加初階、進階培訓,不必認證。由於教育部目前規畫的閩南語認證考試題庫只有台羅拼音,此舉也在定調,未來閩南語教學將不排擠教羅(POJ)、通用、國際音標(IPA)等其他拼音系統。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在前年底宣布,從一百學年度開始,未通過本土語言認證的現職教師,就不得再擔任本土語言教學工作;但教育部委託成大台文所建立的考試題庫,卻只有「台羅」拼音,等於逼著使用其他拼音系統的教師都得重新學習。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已重新修訂「提升中小學本土語言師資專業素養改進措施」,把原規定今年底前教師認證要達五成,明年底達八成,一百年底達百分之一百,及要認證才能教學的規定全數刪除。
但規定仍保留所有本土語言教師都應參加過初階的三十六小時培訓才能教學,且在今年底前,本土語言老師還得上過三十六小時的進階培訓。教育部國教司科長吳林輝說,目前參加過進階培訓的教師已達七成以上。
吳林輝表示,教育部目前對閩南語認證考試的態度是採「鼓勵」方式,若未來委託辦理認證的民間單位更多,且各種拼音系統都有認證考時,才會採強制性要求。
目前小學選修的鄉土語言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其中選修人數較少的客語、原民語分別由客委會、原民會舉辦認證,但選修人數最多、師資也最充足的閩南語,則尚未建立認證制度,原預計今年底首次舉辦的認證考試預算,也全部被立院刪除。
根據教育部國語會規畫,未來閩南語能力認證考試將分筆試及口試,測驗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並分入門、基礎、進階、高階、流利、精通等六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