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41件6件超標 消基會:金屬容許量寬鬆 檢驗方法落後 盼比照外銷塑料「不得檢出」
【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聞「鉛」色變!消基會昨天公布免洗餐具鎘、鉛含量抽檢調查結果,四十一件樣品中,發現六件鉛含量超出一百ppm(百萬分之一百),三件介於五十至一百ppm之間。消基會秘書長、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認為,對照台灣外銷歐洲筆記型電腦塑材不得檢出鉛等重金屬,食品容器安全明顯遭漠視。
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塑膠類」的規定,材質重金屬鉛及鎘的含量,都應低於一百ppm以下。
消基會抽檢的四十一產品,包括十件免洗碗、九件免洗湯匙、三件攪拌棒、十九件吸管,其中鎘含量都符合規定,但有一件湯匙、一件攪拌棒、四件吸管的含鉛量超出一百,比率為百分之十四點六三;一件湯匙、一件攪拌棒、一件吸管接近一百ppm,尤其黃色及橘色產品檢出不合格率偏高。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指出,不合格產品不見得來自小店,包含家樂福、大潤發、松青超市等大賣場都有出售不合格商品。
吳家誠強調,免洗餐具遇熱容易釋出重金屬,鉛是高累積性的重金屬,進到體內不易代謝出去;長期累積下來,會傷害骨骼及神經,對孩子發育與智力發展具傷害性。
他說,消基會是礙於經費有限才只檢驗鉛、鎘兩項重金屬含量,政府應該著手檢驗其他重金屬含量,特別是檢驗標準與方式亟待革新。
吳家誠強調,台灣外銷歐盟的筆電塑膠材料的重金屬含量規定是最嚴格的「不可以檢出」;反觀給國人「飲食使用」的餐具標準僅訂到寬鬆的一百ppm,「食品容器安全根本沒人權」。
他指出,除了標準低,檢驗方法也大有問題,政府單位至今仍沿用三十年前的「比色法」,有圖利廠商的嫌疑,呼籲監察委員對衛生署官員進行調查,了解是否失職。
對於店內販售的免洗湯匙、吸管等商品被檢驗出含過量的鉛,家樂福、松青超市與大潤發都表示,會將問題商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