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幼稚園了,我們想教他一些魚類的基本知識,讓他認識更多的魚種。
先生買來了幾本圖鑑,一開始,兒子很有興趣地翻了一翻,但很快的,他又回去玩他的玩具了,我們仔細想想,一張張的魚類圖片,真的很難激發學習慾望。
我們也嚐試過帶他到海生館等魚類展示館,但欣賞後的結論是:大多數的魚類博物館展出的,都是美麗或稀奇的魚類,在觀賞的時候才能讓人大呼過癮,但對於我們希望他對日常接觸或食用的魚類能多些認識的初衷並不相符。
終於,我們想到了一個陳列最多生活魚種的地方,那就是「傳統市場」。於是,利用人潮較少的時候,我們帶著兒子逛起了傳統市場。傳統市場的賣魚歐巴桑通常極為熱情,向她們請教魚的名字時,她們總是笑著解說。聽完她們的介紹,再回家看圖鑑,兒子果然一天天認識更多生活中的魚類。
後來我們也去過台中港等港口魚市,知道了更多海生食用魚;而現代人習慣購買生鮮的大賣場,則有另一種好處│其解說人員不足,攤架上大多會標示魚的名字跟價格,讓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魚類。
菜市場也是大教室,這一段日子來,讓我們簡單地對常見的魚類都有了一番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