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逸事】一字師.半字師

謝武彰 |2009.03.01
6134觀看次
字級



張迴年輕的時候刻苦寫詩,可惜沒有什麼成績。有一天夜裡,他夢見天空降下了五色雲。張迴伸手抓了一團雲,很快的把五彩雲吞進肚子裡。說也奇怪,從此以後張迴寫詩的功力大增,很快的成為行家。(洪義男/繪)

有一天,張迴寫了一首〈寄遠詩〉:

錦字憑誰達,

閑庭草又枯。

夜長燈影滅,

天遠雁聲孤。

蟬鬢凋將盡,

虯髯白也無?

幾回愁不語,

因看朔方圖。

張迴帶著作品去拜見齊己,齊己邊看邊點頭,還不停的吟誦。他稱讚著張迴的作品,並且建議把「虯髯白也無」改為「虯髯黑在無」。

張迴聽了齊己的話,就拜齊己為「一字師」,這也就是「一字師」的由來。雖然古書上這麼記載,但是仔細一看,齊己把「白也」改為「黑在」,應該是兩個字,而不是一個字。然而,也有只把「也」改成「在」的記載,「一字師」的名稱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名詩人鄭谷住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齊己帶著作品去拜見他。齊己在作品〈早梅〉中寫著:

前村深雪裡,

昨夜數枝開。

鄭谷看了以後,笑著對齊己說:「梅樹上已經有好幾枝開花,這就不能算早了。如果把『數枝』改為『一枝』,不是更好嗎?」由於題目寫的是「早梅」,梅樹枝只有一枝開花,才能表現出「早」的特點。

齊己聽了恍然大悟,非常佩服鄭谷的見解。從此以後,大家就把鄭谷當成齊己的「一字師」。

元朝的薩天錫有「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的詩句,山東有一個老者把「聞」改為「看」。薩天錫就請教老人為什麼要這麼改?老人回答說,唐詩有「林下老僧來聽雨」的詩句。

有一個叫乖堐的人,他寫了「獨恨太平無一事」的詩句,蕭楚材把「恨」字改為「幸」。這麼一改,立刻扭轉了詩的格局。

王貞白有「此波涵帝澤」的詩句,貫休把「波」字改為「中」,也是「一字師」有名的例子。

清朝東海地區有一個閨秀,她寫的〈藍菊詩〉中,有兩句是這麼寫的:

為愛南山青翠色,

東籬別染一枝花。

這兩句詩寫得很好,然而《巢林筆談》的作者龔煒,卻認為「別」字還有些不妥,建議把「別」字旁的「刀」刪掉,而成為「另」字。看,「東籬另染一枝花」,多麼別有意境、多麼令人耳目一新!

這個有趣的故事流傳開來以後,大家就稱龔煒為「半字師」,成為修改詩句的特例。

以上的例子,都是由別具慧眼的人,修改別人的作品。往往只更動一個字,就產生了點石成金、畫龍點睛的效果。不但得到原作者的認同,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當然,也有作者自己動手的著名例子。宋朝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他寫了一首絕句〈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蘇吳中地區,有一戶人家收藏了這首詩的手稿,只見稿子上第一次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然後,圈掉了「到」字,還在旁邊註明「不好」,把「到」改為「過」,接著又改為「入」,後又改為「滿」字。

王安石前後改了十幾個字,一字一字反覆思考、仔細琢磨,然後才慎重的敲定了「綠」字。這首詩不但成為修改的著名例子,也是歌詠江南地區的名作。

王安石的詩這麼一「綠」,就鮮活了一千年,再也沒有人能超越他。

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寫了:

歸燕略無三月事,

高蟬正用一枝鳴。

黃庭堅一開始寫的是「高蟬正抱一枝鳴」,覺得不是很滿意。於是把「抱」改為「占」。改完以後還是覺得不夠好,再把「占」改為「在」,「在」又改為「帶」,「帶」又改為「要」。經過反覆推敲、不斷吟誦,黃庭堅才決定選了「用」字。「高蟬正用一枝鳴」,就留傳到到今天。

現在,我們靜下心來,把王安石和黃庭堅用過的每一個字,嵌進詩句中,每句細念幾次、每一句相互比對。然後就可以體會出,王安石選「綠」字、黃庭堅選「用」字,就像在一局棋中,下了最關鍵的一個棋子,整局棋由於這一手而大獲全勝。

這種巧妙,如果能細細體會,對於文字的使用,應該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半字師,可以是別人,

更可以是自己。

一字師,可以是別人,

更可以是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