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因應可能發生的旱災,政府旱災應變機制將提升至部會層級,明天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由經濟部部、次長召集研商抗旱措施;如果供水持續吃緊,石門水庫不農業用水不排除五月起減半供應。
由於今年春雨降雨情況不理想,又逢春耕用水高峰期,中央旱災應變中心由經濟部部長或次長邀集農委會、國科會、台北市政府等單位研商後續抗旱措施,政府上一次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的時間是民國九十三年。
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石門灌區用水減供,目的在確保石門水庫於四月底汛期前,仍可維持在「嚴重下限水位」。他說,與桃園農田水利會達成共識,用水減供期間,桃園地區七百多口埤塘的四千三百萬噸用水,必要時可提供農業用水。
若供水持續吃緊,石門灌區不排除五月實施農業用水減供百分之五十;吳約西說,屆時應已進入稻作結穗階段,若用水減供造成農損,不排除辦理「坪割」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