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欣怡(後排右二)和朋友組成一日義工隊,圖為部分義工與老人合影,老人玩得很開心。圖/賴欣怡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初次嘗試做義工,做到了我們過去認為不能做的。」賴欣怡與研習自我探索課程的夥伴在閒聊中提到,很想為社會做些事,但都僅止於「想」,從來沒有實際做,於是動員親友四十四人在各地招募物資送給宜蘭縣長期照護中心,短短一天向陌生人和店家募取物資,竟有半卡車之多。
賴欣怡常對「我到底是誰?」、「生在世上的意義是什麼?」感到疑惑,經朋友介紹,到喜聆學院參加自我探索課程,課程結束後與朋友閒聊,曾提到,若有人在路上跟她們招募義工和物資給公益團體,那些人一定是「神經病」!但現在她們自己嘗試當神經病,且發動四十四位義工募集物資,得到很多意外收穫。
「我們覺得社會很冷漠,尤其是非都市地帶,感覺特別強烈。」賴欣怡和朋友要號召整個社會捐贈物資做公益,「才募集十四小時就有近半卡車,超乎意料。」他們陪宜蘭縣私立瑪利亞長期照護中心的高齡老人聊天、到戶外享受陽光,還有戲劇表演,老人也緊握他們的手不放,開心分享生活點滴。
賴欣怡說,為老人服務之後,也收到他們傳來的快樂回應,「我們覺得,即使多做幾次義工也沒關係,也有更強的意願做公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