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拍賣案雖經中國跨國訴訟,仍無法阻止,大家都很好奇是否會再出現「愛國商人」投標。
清末西風東漸,乾隆皇帝決定在圓明園內仿造洋式宮殿,委任郎世寧設計、監造十二生肖報時噴泉(俗稱水力鐘),作人身獸首姿態的銅像依時辰輪流噴水報時。每天正午,十二銅像同時噴水,場面華麗壯觀。
一八六○年,英法聯軍攻打圓明園,將園內寶物劫掠一空,十二生肖獸首就此流傳歐美。一個世紀後,一名美國骨董商在加州一處私人住宅內,無意中發現牛、猴、虎首銅像,以每尊銅像一千五百美元低價購得。
兩千年五月,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先後在香港拍賣牛、虎、猴等三獸首,雖經民眾與中共抗議,但兩大拍賣公司依舊如期舉行拍賣會,最後由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買下,此時獸首早已身價千、萬倍。
兩年前,馬首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引人矚目的是,擁有馬首的台灣收藏家當年原本以大約新台幣一千萬購入馬首,最後由澳門賭王何鴻燊以「愛國商人」之姿出價六千九百一十萬港幣(近三億台幣)得標,轉捐給中國,十八年間投資報酬率近三十倍!
有鑑於戰亂期間流失文物的身價在拍賣市場「疊疊高」,大陸認為拍賣炒作意圖非常明顯,早已出現反對以購買為解決文物回歸之道的聲浪,但法律等手段也沒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