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的故事】印國軍公墓 張其勇整建保歷史

 |2009.02.23
3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東部加爾克漢德省境內,有一處規畫良好的「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它是近千名國軍官兵長眠之地,可能也是台灣境外照顧得最好的國軍公墓。

旅居印度的客家華僑張其勇八○年代前整建這座公墓,並找來全印度的華僑募款修建,並雇請專人管理,讓這少為人知的歷史得以保存至今。

這座位於加爾克漢德省首府蘭齊近郊的蘭伽公墓,原名「印度蘭伽中國抗日遠征軍烈士公墓」。占地約六百平方公尺的公墓園區,包括有墓碑及無名墳墓共二百餘座,安葬者軍階最高為少將,最低為上等兵。

之後,在加爾各答有「中國城」之稱的塔壩(Tangra)地區,當年華裔張其勇親力親為,歷經一年時間,將原本堙滅在荒草荊棘中的國軍墳墓集中遷葬一處,修建成一座莊嚴肅穆而環境清幽的公墓。

張其勇一九九四年舉家移民加拿大,照料公墓事宜才由我國政府代表處接手。

張其勇接受訪問時回憶說,遠征軍團長李定一前來主持公墓完工儀式時,一到墓園,便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

當時重修駐印國軍公墓工程浩繁,大事小事均由他一人張羅,那一年他幾乎天天在墓地監工。為國軍重修公墓完全是無償的工作,每天還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及車馬費來回墓地,當時正經營中餐館的張其勇很不得妻子的諒解,但張其勇不改初衷,終使工作圓滿完成。

公墓修建完成後,他在蘭齊市經營的中國餐館生意也興旺起來。張其勇說,這可能真的是善有善報。

相關人士表示,蘭伽公墓至今僅少數老僑知情,由於亡者多為孤軍,在印度無任何家眷,加爾各答地區不存在任何國軍遺孤。歷史學者認為,二次大戰中華民國組遠征軍參與作戰,類似這樣的公墓應會陸續發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