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金融危機了,我們結婚吧!」這句話可不是天方夜譚。新加坡「聯合早報」就指出,韓國校園掀起一股結婚熱,韓國最大的婚姻介紹所「善友」也指出,一月份二十二歲以下的女會員人數急速增加。
在英國,結婚市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榮景。數據顯示,去年威斯敏斯特婚姻登記處就接待一千七百七十四對新人,比同時期增加百分之十七。在利物浦市,去年九月到十二月期間,共有二百八十一對新人註冊結婚,比二○○七年增加百分之十一。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世界各國失業率愈來愈高,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為何還要在這個時候結婚?不少準新人認為,結婚可以促使彼此更努力工作,有助家庭經濟安定。心理專家也認為,當人們遭受經濟不景氣威脅時,許多人會希望盡快成立家庭,借此得到安全感。
舉辦婚禮需要很大的開銷,新人又是如何解決?在英國,為了節省開支,多數新人先在國內登記,然後前往海外舉辦婚禮。據英國明特爾公司介紹,一場普通海外婚禮需花費六千五百英鎊,而一場英國本土傳統婚禮需花費二萬英鎊,海外婚禮比傳統婚禮能節約三分之二的花費。
在美國甚至出現一些「小氣新娘」,她們不但不再花大錢買婚紗,還以i-Pod取代樂團演奏,代表一生誓約的婚戒能省則省,連蛋糕竟然也是保麗龍製的。
美國新娘雅頓就說:「我把父母的舊婚戒熔了重新打造,可不能怪我,因為現在的金價太貴,這樣做真的省了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