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燈起源於人類對照明的需求,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在春秋時代就已有成型的燈具出現。在未普遍使用電燈之前,油燈是主要的照明器具,因應不同的地區及用途,油燈的形狀與材質,也各異其趣。甚至在童話故事中,油燈也可以扮演一個關鍵性角色:一個窮小子撿到一個油燈,擦一擦之後竟從中冒出可以幫人實現願望的精靈。可見,油燈不僅是先民生活中的必需品,還開啟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到了二十一世紀,生活中不再需要油燈,油燈轉為信仰上的象徵,因為在佛門中,燈代表智慧、光明。經典中記載,用清淨的心以燈供佛,可以獲得無量福報。每逢新年,寺院也都會點起平安燈,為世界祈福。不少民眾為祈求來年順利,也都會到寺院點燈,祈願前途光明、平安。為讓大家對油燈文化有進一步了解,佛光緣美術館邀請兩岸當代書畫名家,以油燈為創作題材,在佛光山寶藏館展出「傳燈─兩岸當代名家畫油燈展」,與大眾一起點亮自己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