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鼾聲如雷擾人,也危害健康或生命安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天發表口內止鼾器,藉由顎間撐開固定裝置,在睡覺時把患者下顎往前下拉,增加呼吸道空間,可獲有效改善。
高醫牙醫部補綴科醫師杜哲光說,目前治療打呼的方法以行為治療,口腔止鼾器及手術治療為主。製造良好的止鼾器可有效降低患者每小時的睡眠呼吸中止次數,更可大幅改善打鼾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平均由治療前的每小時中止四十次降低到十次以下,療效達百分之七十。
他表示,裝止鼾器後要回醫院做一次睡眠程度檢查,確定是否發揮療效,同時也要定期檢查牙齒,以免因拔牙而讓原本依齒模訂做的止鼾器不合。止鼾器的優點包括體積小、患者裝戴容易,無異物感,舌頭仍可自由活動,患者能用口腔呼吸並張口活動,且下顎可橫向左右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