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八里訊】昨天農曆正月二十四日,是台北縣八里鄉龍源村恭迎台北市關渡宮媽祖回駕做客的日子,八里鄉各界備齊各式陣頭熱鬧迎接媽祖遶境祈福,並在社區活動中心設壇供奉至月底。
八里鄉代理鄉長陳清海指出,這項特殊習俗,延續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相傳是從日據時代開始,因為日本殖民政府採高壓手段,抑制、破壞台灣人的宗教信仰,藉口關渡宮為抗日分子聚集地,進而毀廟、滅佛。
據說當時鎮殿大媽、二媽神像,被澆煤油焚燒、用武士刀砍劈,所幸未嚴重受損,北投關渡人趁隙藏匿大媽,二媽則由淡水河對岸的龍源村民連夜划舢舨船渡河運回,藏在觀音山麓「石壁腳」多時,後來才平安重返關渡宮。
後來,兩地居民請示媽祖,約定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日迎二媽聖駕回龍源供奉五天,演變百餘年至今,關渡宮大媽、正二媽、福二媽、太平媽、平安媽,以及清水祖師爺、八里天后宮媽祖、大眾爺、土地公,每年都會一起回龍源。
鄉民代表蔡詩祥說,台灣各地瘋媽祖,但不類似於大甲鎮瀾宮媽祖回鑾,中南部多半是從大廟分靈至外的媽祖「回娘家」,八里龍源村則是媽祖從關渡宮外出報恩。況且龍源村並無媽祖廟,而是在社區活動中心搭設祭壇供奉,所有迎神祭祀用具,如神轎、聖壇、香爐等,都是特別訂製的,一年只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