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會通過經濟振興方案,包括引起國際公憤的「買美國貨」條款,雖然添加「不得違反國際貿易協定」的但書,不過反對「買美國貨」條款的人士認為,限用美國鋼鐵會使公共建設開銷增加四分之一,況且需要單獨立法落實,將影響方案立即全面發揮效果。
由於眾議院日前在經濟振興方案中添加條款,要求獲得振興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國製的鋼和鐵。這項「買美國貨」條款,立刻引發各國猛轟是保護主義,案子後來送到參院,參院不但維持原有條款,甚至擴大「買美國貨」的範圍。
於是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群情激憤,加拿大和歐盟認為,該條款違反主要經濟體領袖「不訴諸保護主義」的承諾,並警告可能產生貿易戰爭。
在千夫所指下,參院和眾院討論過程中,逐漸向國際輿論讓步,兩院同意在條款裡添加「本條款落實法律時,必須符合美國在國際協定下所負義務」的但書,以稀釋條款的效力。修正後的法案也允許歐巴馬政府,可在美國人民利益時,不一定以美國公司優先。
歐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他和美國政府簽有互惠採購或自由貿易協定的夥伴表示,目前「審慎歡迎」新版本。依照但書,這些國家的廠商將能在振興方案下大幅擴增的美國公共工程裡拿到生意。不過與美國沒有這類條約的「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則分不到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