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動蕩下 10年前鷹派領袖 強硬作風 較其他3位參選人握勝算 美政策未明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將於當地時間十日舉行國會大選,選舉結果必將對中東和平進程產生重大影響。若十年前曾擔任總理的鷹派領袖納坦雅胡陣營勝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關係勢必更加緊繃。
四黨間 裂痕依舊深
以色列外交部長李夫尼去年九月在執政黨前進黨主席選舉中獲勝,獲授權籌組聯合政府。但由於李夫尼未承諾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上不向巴勒斯坦妥協,議會第三大黨沙斯黨宣布不加入李夫尼領導的新執政聯盟,組閣因此失敗。
盡管剛經過一場激烈的加薩戰火,以色列內部的政治裂痕並未消弭。各主要政黨都希望抓住所剩不多的時間,為拉攏選民而加緊宣傳攻勢,前進黨、工黨和最大的反對黨利庫德集團成為最受關注的對象。
攻加薩 執政黨減分
利庫德集團著力宣傳其主席納坦雅胡的強硬和從政經驗;工黨希望突出其主席、國防部長巴拉克的正直和在危急時刻的決斷力;前進黨則重點關注其主席李夫尼在加薩行動期間外交努力的成果,表示戰爭以多國領導人對以色列的行動表示理解而結束,顯示了李夫尼的能力。
李夫尼及巴拉克固然因為對加薩用兵而獲得政治利益,但兩人均贊成撤出部分占領區,供巴勒斯坦人未來建國。納坦雅胡主張正面對抗各種威脅,而不是一味追求難以捉摸的以巴和平。
強鷹派 幾乎成定局
近四十年來,以色列政壇的變化幾乎都與巴勒斯坦問題息息相關。以色列的猶太選民在如何實現以巴和平問題上基本是一半主張動武,一半主張和談。其結果是:在以巴局勢平和期,溫和的鴿派如佩雷斯等人吃香;而在局勢動蕩期,強硬的鷹派如納坦雅胡等則會占上風。
在安全問題成為以色列選民首要關注的情況下,除非以巴局勢發生戲劇性變化,否則,以納坦雅胡為首的右翼政府上台幾乎已成定局。
執政黨 只盼逆轉勝
最新民調顯示,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嚴重對抗時期,利庫德集團領導人納坦雅胡最受歡迎,工黨主席巴拉克次之,前進黨主席、現外長李夫尼排名第三。
不過,目前鷹派的納坦雅胡領先李夫尼所屬中間派前進黨的幅度逐漸縮小,如果李夫尼陣營逆轉勝,恐怕得延攬鷹派入閣才能組成聯合政府。納坦雅胡可與鴿派人物共組大聯合政府,也可能選擇與堅決反對放棄土地的極端國族主義及正統猶太教政黨結盟。屆時,美國主導的中東和談將受到嚴重影響。